从台前到后台,许多故事像杠铃一样扛在他的头上,在很多人的心里留下了印记。
1984年奥运会上,吴树德做出了令人惊叹的举动,为广西运动员夺得了首枚奥运会金牌。
小个子里蕴藏着大能量
他为中国赢得了第一个举重世界冠军
1973年夏天,吴树德还是一个光着膀子的小学生。正在南宁街探亲访友的举重教练严锡松无意中看到了这块“原玉”,产生了兴趣,想带他走进举重的世界。连忙过来劝说。他的父母。 “当时运动员的社会地位很高,能为国家争光的都是高贵的职业。他们吃得好,与飞行员处于同一水平;他们穿得好,有一套时尚的运动服。”吴树德至今还记得那些日子。感觉命运捉弄了人们,男孩人生的新篇章悄然开启,他高兴地加入了举重队。
教练没有失手,年轻的吴树德很快就展现出了超人的天赋。在南宁业余举重队稍加训练后,他已经在全国青少年比赛中跻身前三名。加入广西举重队后,首次参加全国锦标赛,获得52公斤级亚军。
1979年,20岁的吴树德等待着他的成名之战:希腊塞萨洛尼基世界举重锦标赛。这是他第一次参加世界级的成人比赛,并面对实力强劲的前苏联奥运冠军。沃罗宁和吴树德在第一抓举失败后,在第二抓举中激进地加大重量,最终以110公斤的成绩追平对手,从而以重量优势惊险获胜,为中国举重夺得冠军事件。获得第一个世界冠军。
此次夺得世界冠军,开启了吴树德的“任督二脉”。随后的几年里,他在国内外比赛中所向披靡。从52公斤级到56公斤级,他接连获得奖牌。全世界都认可了这位广西运动员。小小的身体里蕴含着巨大的能量。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是“巅峰之战”
在他十几年的体育生涯中,发生过的事件不计其数。 1984年洛杉矶奥运会堪称吴树德的巅峰之作。 1984年,中国代表团重返奥林匹克大家庭。 7月29日,射击队徐海峰获得第一名。金牌,举重52公斤级曾国强当天获得第二枚金牌,第二天我又获得举重56公斤级金牌。这是中国代表团的第三枚奥运金牌,也是广西的第一枚奥运金牌。我拿金牌的时间比李宁还早了几天。”吴树德笑着说。
获得这枚金牌的难度超乎外人想象。这是在黑暗中寻找希望、在绝境中寻找出路的典型例子。 “我之所以至今对那场比赛记忆犹新,并不是因为奥运会的水平,而是因为比赛本身的跌宕起伏。”吴树德说:“原本备战一切顺利,但比赛前三天减肥的时候却遇到了麻烦。洛杉矶最后一天开始下雨,天气突然变冷了。” ,彻底打乱了我的减肥计划,在我尝试了各种减肥方法后,我因为排水过多而感到浑身无力,甚至双腿都发软了……”
这也是吴树德抓举力量减重5公斤之多的原因。奥运会只计抓举和挺举的总成绩。眼看优势巨大,挺举还没开始,对手和教练就已经在庆祝了。吴树德独自躲在休息室里心烦意乱,甚至产生了退休的想法。
幸运的是,吴树德迷迷糊糊地走回了赛场。灵光一闪,他突然看到记分牌上的光芒——理论上,他还有获胜的机会。作为较重的一方,他必须在抓举比赛中弥补5公斤级的劣势。你必须在挺举中赢回7.5公斤。只是逆转并不容易。他当时的身体状况甚至无法保证自己的实力,没有人相信他此时能够击败对手。
接下来发生的一切都成为了经典:第一轮,双方轻松举起140公斤;第二轮,双方轻松举起140公斤;第二轮,双方轻松举起140公斤。第二轮145公斤,吴树德一步步夺冠,对手两次尝试均告失败;第三轮,吴树德乘胜追击,一举攻克147.5公斤,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务”!
“那一刻我释然了,竞技体育不仅考验运动员的能力,更考验他们的心理素质,你要时刻挑战极限,这就是它的魅力。”吴树德说道。
从运动员到经理人
见证一代又一代广西健儿奋力登顶
作为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吴树德正在日常工作中。自治区体育局供图
1984年美国洛杉矶赛事是广西竞技体育的亮点。广西共有10名运动员参加奥运会。除了吴树德的举重金牌之外,后来出现的体操王子李宁也获得了三枚金牌。 “双子星”带领广西运动员在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五个第一:金牌总数第一、奖牌总数第一、个人金牌数第一、个人金牌数第一奖牌数,获奖比例第一。
1985年,吴树德结束职业生涯退役。他到广西体育学院学习了两年,然后成为一名教练。他有一些最成功的弟子,例如亚特兰大奥运会冠军唐凌生。历任广西体工队副队长、队长,1993年起任自治区体委副主任(自治区体育局副局长),一直工作在体育战线此后,先后负责培训、科研、体校、体育产业、体育贸易公司等工作。
吴树德把自己变成了广西体育的“活字典”。他见证了一代代广西运动员奋力争顶、勇往直前的历程:自1984年中国参加奥运会以来,历届奥运会广西运动员都为中国代表团做出了贡献。奖牌26枚,其中金牌8枚、银牌8枚、铜牌10枚,李宁、吴树德、魏庆光、唐凌生、李婷、路勇等6名奥运冠军,李孔正、莫慧兰、梁等63名世界冠军葛亮、吴艳艳、劳易、马欢欢等52人。他是著名的亚运会冠军,也是张子珊、邓森月、杨森莲等50多名全运会冠军。
从“士兵”到“将军”,吴树德最能理解代代运动员之间的天然差异。不同的时代背景赋予了他们不同的背景,各有优缺点。 “我们这一代的运动员更能吃苦,更有斗志,现在的体育运动员更有个性。这对教练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是每个人都能成为世界冠军,但家长们辛苦了,把孩子托付给我们即使不能把他们培养成人才,至少也要成人,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在吴树德还是运动员的时代,金牌的意义更多的是为国争光,振奋民族精神。几十年后的今天,金牌被赋予了更多的时代内涵。 “竞技体育当然要追求金牌,不仅仅是金牌,更应该起到引领作用,最终的目标应该是带动全民健身,让每个人都热爱运动。”
在这片“重振广西体育辉煌”的热土上,人们仍能看到吴树德四处观望、奔跑的身影。
编辑丨赖五辉
本文由南国早报原创。未经许可,请勿在任何渠道、平台转载。违反者将被起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60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