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7日,安踏集团发布24H1财报。报告显示,公司营收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13.8%,达到337.4亿元;股东应占利润(剔除联营公司/合资公司损益及雅马哈芬兰上市股权稀释带来的利润影响)同比增长17.0%至61.6亿元,股东应占利润率同比上升0.5个百分点至18.3%;经营性现金流净流入85.0亿元,自由现金流入76.2亿元;库存周转天数为114天,比2023年同期下降10天。
财报发布的同时,安踏宣布对集团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前景充满信心。目前股价低于其实际价值,计划在18个月内斥资不超过100亿港元回购股份并注销。 、实施股份回购计划旨在促进股东利益和公司中长期资本增值。
对此,安踏集团董事会表示对集团业务的可持续发展和前景充满信心,并认为公司当前股价低于其实际价值。实施股份回购计划旨在促进股东利益和公司中长期资本增值。董事会认为,实施本次股份回购计划符合公司及股东的整体最佳利益,将为股东创造价值。
受上述利好消息鼓舞,安踏体育股价28日高开,最高涨幅达12个百分点。受恒指低迷拖累,尾盘仍升4.47%,收于74.85港元。
主品牌营收超越李宁、阿迪达斯,国内毛利率创历史新高
2024年上半年,安踏集团、耐克中国、李宁集团、阿迪达斯中国位列中国体育用品行业营收前四名。安踏集团营收规模为337.4亿元,与耐克中国(281.29亿元)、李宁集团(143.5亿元)、阿迪达斯中国(131.7亿元)相比优势明显。
安踏集团主品牌——安踏品牌营收达160.8亿元,占集团营收的48%。同时以单一品牌的力量超越了李宁集团和阿迪达斯中国。
在营收和净利润保持两位数增长的同时,安踏的毛利率也在稳步提升。财报显示,2024年上半年,安踏集团毛利率达64.1%,较去年同期提升0.8个百分点,创历史新高。这主要是由于安踏主品牌(56.6%)和FILA(70.2%)的细分市场贡献增加,分别较去年同期增加0.8个百分点和1个百分点。 DESCENT、KOLON SPORT等品牌的综合毛利率虽然略有下降,但仍然高达72.7%。
一般来说,毛利率与销售价格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如果销售价格提高,毛利率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如果销售价格下降,毛利率也会下降。这是因为毛利率是销售收入减去直接成本的比例,而销售价格的调整直接影响这个比例。
安踏集团及安踏主品牌的毛利率再创新高,体现了安踏产品的畅销。它并不是依靠低价策略来占领市场,而是依靠自身的技术含量来取胜。
2024年上半年,安踏研发投入超9亿元,同比增长35.7%,研发费用占比同比提升0.4个百分点;几乎是香港另外三家体育用品上市公司李宁、特步、361度同期研发支出的总和。 1.5倍。可见,安踏集团的研发投入在中国体育用品企业中排名第一。
财报显示,安踏坚持“大众定位、专业突破、品牌提升”的核心战略,通过科技创新赋能大众的产品矩阵进一步完善。以PG7中底缓震技术为代表,安踏尖端技术瞄准大众超强性能产品市场。转化得到了消费者的认可。跑步品类已形成从慢跑、竞赛训练到竞速的专业跑鞋产品矩阵。截至报告期末,Racing C家族已帮助运动员登上马拉松赛事领奖台超过400次。篮球品类推出欧文签名鞋,在全球13个主要城市同步发售,并100%售空。
刚刚结束的巴黎奥运会上,安踏提供的获奖装备共91次陪伴中国运动员登上领奖台。同时,安踏赞助的9支国家队共获得17枚金牌、45枚奖牌,品牌价值领跑中国品牌曝光度。
多品牌战略提升整体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
对于安踏的财报,外界一直密切关注其多品牌矩阵能否跟上步伐。
财报显示,安踏主品牌营收同比增长13.5%至160.8亿元,利润35.03亿元,同比增长17.9%; FILA品牌营收再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6. 8%至130.6亿元,净利润37.3亿元,同比增长2.6%;其他品牌营收同比猛增41.8%至46.0亿元,利润13.8亿元,同比增长39.6%。
尽管FILA的增长为个位数,但其增长速度继续领先于同规模的国际品牌,仍然是集团的“摇钱树”。
DESCENTE、KOLON SPORT等品牌营收接近361度(51.4亿元),利润大幅超过361度(7.9亿元)。
在财报会上,安踏集团表示,面对市场的不确定性和不可控因素,聚焦运动鞋服行业,坚持“增效”理念,采取灵活的“动态管理”策略,努力降低成本,增加销量。效率,提高了各个品牌的运营效率,也增强了组织的韧性,努力在不确定性中寻找确定性。
“多品牌”作为安踏集团的核心战略,日益显现出其对日益多元化市场的适应能力。从行业需求变化来看,消费者对体育用品的需求越来越多元化,呈现出“消费圈层化、场景细分化、功能专业化、表达个性化”的“四化”趋势。因此,具有鲜明差异化定位的小众品牌受到众多消费群体的喜爱,增长速度也快于大众品牌。
为了渗透不同的细分市场,安踏集团有针对性地战略布局三大品牌群。从广度上看,品牌矩阵横跨休闲、户外、室内运动,有效实现不同运动相关场景。全覆盖;深度上,通过从高性价比到轻奢的差异化品牌定位,同时满足消费降级和消费升级的两极需求。
目前,安踏集团的品牌组合已在多个细分领域确立领先地位,覆盖全场景、全人群、全赛道以及整个消费者生命周期,赋予集团跨周期的抗风险能力,构建未来的底层逻辑中长期增长。
新兴社交电商平台领跑 超万家门店采用DTC模式
今年上半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同比增长3.7%,其中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同比增长8.8%,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25.3%消费品零售额比重继续提高。直播、即时零售等电商新模式快速发展,对网络消费增长具有重要拉动作用。
安踏在财报中表示,公司大力拓展新兴电商渠道,电商业务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发展成果。各品牌电商业务整体收入占集团整体收入的33.8%(2023年上半年:30.8%),绝对值较2023年同期增长25.1%。
尤其是追求社会认可的Z世代,更青睐新兴的社交电商平台,更容易被优质内容体验所吸引。安踏成立了直播团队,在这些平台上打造有吸引力的内容,推广热门产品,提升品牌美誉度,从而推动电商业务快速增长。
与其他国产运动品牌相比,安踏保持巨大领先优势的另一法宝是DTC(直接面向消费者)模式。
从2020年开始,安踏集团开始积极推进DTC转型。部分经销商店可能会重新归类为品牌直营,或者按照统一的运营标准进行管理。 DTC转型可以帮助品牌缩短对市场终端需求变化的反馈速度,更高效地补充订单和重新分配库存,从而提高品牌的渠道控制能力,加强产品生命周期管理;同时,通过统一零售业务流程和终端门店运营标准,深化品牌形象,提升消费者终端零售体验。
截至2024年6月30日,安踏集团12000多家门店中,超过10000家以DTC(直接面向消费者)模式运营,DTC占比超过80%;其中品牌直营店超过6000家。门店数量超过门店总数的一半以上。在年营收超过50亿美元的全球体育用品企业中,安踏集团的零售渠道DTC和直营占比最高。
在中国运动鞋服行业的发展浪潮中,经历经济周期的洗礼已成为常态。短期来看,市场波动不可避免,许多竞争力较差的企业和品牌可能面临淘汰的严峻考验。但也正是这样的挑战,造就了行业的韧性和活力。只有像安踏这样的品牌,依靠卓越的品质、创新能力和深厚的市场基础打造绝对优势和高竞争力,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