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22年河南省高考理科考生考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72分,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185944;
2、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21年河南高考理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69分,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190631;
3、甘肃民族师范大学2020年河南高考理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2分,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184345;
4、甘肃民族师范大学2022年河南高考文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496分,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47205分;
5、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21年河南高考文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20分,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48420;
6、甘肃民族师范大学2020年河南高考文科考生最低录取分数线为517分,对应最低录取名额为49174分;
2.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近三年在河南排名如何?
1、甘肃民族师范学院2022年河南地区最低录取分数线及最低排名
招生省份、年份、学科类型、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排名率、所属
河南
2022年
科学
本次
第472章
185944
省政府
河南
2022年
文科
本次
第496章
47205
省政府
2、2021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河南地区最低录取分数线及最低排名
招生省份、年份、学科类型、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排名率、所属
河南
2021年
科学
本次
第469章
190631
省政府
河南
2021年
文科
本次
520
48420
省政府
3、2020年甘肃民族师范学院河南地区最低录取分数线及最低排名
招生省份、年份、学科类型、批次/段、最低录取分数线、最低排名率、所属
河南
2020年
科学
本次
第492章
184345
省政府
河南
2020年
文科
本次
第517章
49174
省政府
2024年河南高考能考多少分进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附2023-2018年最低分数线及录取排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重庆招生计划学生人数及批次代码(2024年原)
2024年河北高考能考多少分进入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附2023-2018年最低分数线及录取排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贵州招生计划学生人数及批次代码(2024年原)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青海省录取分数线及录取排名(2023-2018年)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山东省招生计划学生人数及批次代码(2024年原)
甘肃民族师范大学海南录取分数线及录取排名(2023-2018)
2024年青海高考能考多少分进入甘肃民族师范大学(附2023-2018年最低分数线及录取排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广西录取分数线及录取排名(2023-2018)
2024年陕西高考能考多少分进入甘肃民族师范大学(附2023-2018年最低分数线及录取排名)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在四川招生计划招生编号及批次代码(2024年原)
甘肃民族师范学院山西招生计划招生编号及批次代码(2024年原)
三、甘肃民族师范大学2023年最新学校简介
甘肃民族师范大学位于甘南藏族自治州首府河北市,地处甘肃、青海、四川三省交界处。学校始建于1984年,前身是一所合作办学的少数民族师范学院。 2009年改制为本科院校,是国家民委和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学校。是甘肃省唯一一所省属少数民族师范院校。学校党委坚持********************思想指导,以建设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贯彻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不断加强党的建设,推进学校内涵建设,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建设者和接班人。学校立足自身办学基础和发展优势,确立“办阳光品质阳光大学”的办学理念,秉承“和谐美,自强不息”的校训,弘扬“阳光大学”精神。不缺氧,不畏艰辛”,弘扬“艰苦奋斗、求实团结、奋进”的校风,贯彻新发展理念,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明确经过近40年的办学发展,学校逐步形成了以“民族师范教育、中华民族文化、高原生态、民族区域经济”为主体的专业群,涵盖教育学、理学、文学、法学、历史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学校设有16个教学部(系),55个本科专业和方向,国家民委重点学科2个,国家一级学科1个。特征重点建设点、省级重点学科5个、省级一流学科9个。本科专业、省级精品课程3门,省级教学团队3个,获省部级教学成果奖30余项。
有特色研究机构14个,其中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省级重点实验室、省级重点研究基地(培育)4个。有国家民委重点(建设)学科4个。学校是硕士学位授予项目建设和培养单位。学校现有教职工718人,专任教师563人,其中高级专业技术职务占41%,博士、硕士学位占62%。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全国模范教师、全国优秀教师、甘肃省领军人才、甘肃省民族地区优秀人才、甘肃省“园丁奖”、高等学校“青年教师成才奖”甘肃省及高校“敦煌外国专家甘肃省”奖、省宣传文化系统“四个一批”人才培养工程、省级名师等近40人老师们。学校还聘有近100名兼职教授和客座教授。学校高度重视提升办学保障能力。占地近1000亩,总建筑面积近32万平方米,其中教学行政楼总面积15.6万平方米,教学楼总面积3.6万平方米。实验实训室。固定资产总值约9亿元,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达1.33亿元。图书馆藏书229万册,其中纸质图书84万册。建有校内实验实训室148个,校外实践实训基地129个。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因材施教。通过全面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加强创新创业教育,为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化成功提供保障。近年来,学生多次参加“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英语演讲比赛、先进图形技术与产品信息模型创新大赛、中国经典朗诵、写作、口语比赛等比赛中,获得国家级奖项60余项、省级奖项200余项。每年有近百名学生获得国家级、省级荣誉称号。
校足球队连续三夺“全国大学生校园足球联赛甘肃赛区”冠军,荣获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大赛甘肃赛区高等教育赛道金奖并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艺术实践工作坊展演中荣获金奖,“赣南工艺品——艺术工坊”荣获大学生艺术实践工坊一等奖等奖项。学校招生以甘肃为主,面向云南、西藏、内蒙古、陕西、山东、黑龙江等20个省市自治区开放。学校现有普通学生1.1万人,有汉、藏、回、裕固、保安、东乡等25个民族,其中少数民族占68%。为促进学生充分就业,提高就业质量,学校在深化教学改革过程中,坚持就业导向,优化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开拓就业市场,搭建就业平台。学生满意度逐年提升,在主要生源地已形成。就业竞争力强、就业质量高,具有较强的社会影响力。近年来,学校科研成果丰硕,获国家民委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6项、甘肃省科技进步奖1项、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7项甘肃省教学成果奖4项,国家民委教学成果奖4项。 “十三五”以来,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8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青年项目1项。教师发表论文900余篇,其中国际国内权威期刊收录100余篇,专着、教材90余部,授权专利121项。承担科研项目300余项,获得省级以上奖励35项。
学校不断完善开放办学格局,为师生发展、报效国家提供有力支撑。学校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塞浦路斯、马来西亚、泰国、韩国等国家和台湾地区的13所大学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生交流、学分互认、学位互认教学、科研合作。合作。与西藏大学、塞浦路斯欧洲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学校是“一带一路”大学联盟、中国-东盟“创新创业教育”联盟、“一带一路”标准化教育研究大学联盟、“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成员。学校党委团结带领全校师生站在高原上,艰苦奋斗,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有效发挥了人才培养基地、科学研究平台、文化传承窗口、维护社会稳定阵地的作用。为民族地区培养5万多名合格人才,其中90%以上是民族教育一线工作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32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