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知道,美国的禁酒令在1920年至1933年间被写入宪法,是全国性的强制性法律。但事实上,美国早在一个多世纪前就开始出现禁酒的声音。例如,缅因州于1851年颁布了禁酒令,堪萨斯州于1880年颁布了禁酒令,爱荷华州于1882年颁布了禁酒令。然而,这些都无法持久。毕竟州与州之间只有这么一条小路,而且州本身的执法力量也很弱。美国酒鬼可以轻松地跨州走私酒精。禁酒令背后的推动力量主要是宗教和妇女解放两个力量,我一一说一下。
别看美国技术先进,工业化速度快。事实上,美国人是非常传统的。我们看下面的图片。这是皮尤研究中心2015年发布的全球各国人口中信徒的比例。得分特别高的基本都是中东和非洲国家,但美国作为发达国家,其实排名也差不多。世界中位数。
反观英国、德国、法国等其他西方发达国家,信徒比例仅为20人左右,中国当然是最低的。我们都是物质主义者~
这是可以理解的。现代美国的缔造者原本是一群清教徒,他们想去新大陆建立一座让世人仰慕的“山上之城”。因此,美国的宗教根源非常深厚。
圣经说:“不要醉酒,因为酒能使人放荡,乃要被圣灵充满。”
美国人越多,信仰就越坚定,越坚定就越主张禁酒。当时,他们把禁酒促销活动称为“戒酒”运动。 1840年左右,一群卫理公会教徒在各州发起了一场“干”十字军运动,以宣扬禁酒令。另一方面,以德国人为主的新教徒则坚决反对禁酒。他们被称为“湿”人。毕竟,如果德国人停止喝啤酒,他们不会付出生命的代价吗?
1840 年代的禁酒漫画展示了酒精如何摧毁你和你的家人。
当然,除了宗教原因外,女性也是禁酒运动的主要推动力。按照19世纪美国的传统,受过教育的女性是不允许进入酒吧的。而男人则往往结束工作后不回家,而是去酒吧喝醉了才回家。那个女人一定很生气吧。她把所有的钱都花在酒吧里,不再做家务,带着酒气回到家。别人都会骂她。骂完之后就是打架,但女人显然不是对手。因此,酗酒引发的家庭暴力也促使女性成为禁酒的主要推动者。 1874年,基督教妇女禁酒联盟成立。除了酗酒问题外,他们还推动美国妇女的选举权。随着女性在一些州获得投票权,支持禁酒的选民往往更有可能因为女性选票的优势而坐上州长或国会议员的席位。这导致美国联邦政府要求修改宪法禁止饮酒。
到1893年,妇女禁酒联盟和干教会组成了反沙龙联盟,凭借宗教的影响和妇女的广泛支持,开始在美国各地掀起禁酒热潮。
正如我之前所说,干派主要是妇女和教会,而湿派主要是德国企业集团。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这群德国人成为反酗酒宣传的最佳目标。因为当时美国葡萄酒行业尤其是啤酒行业几乎所有人都是德国血统,而德国和美国在一战期间是敌人,所以禁酒占据了道德制高点。
1915年的一幅漫画中,禁酒主义者将饮酒等同于居高临下的敌人,这让酒商在贴上这个标签后非常头疼。
另一方面,一战期间,女性也广泛参与军火制造业,女性地位大大提高。到这个时候,禁酒令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从宗教到妇女权利再到饮酒,这是一个敌人的大标签。 1920年,宪法第十八修正案通过,13年禁酒期开始。
当然,本文只是一个介绍,主要是为了延续后续因团伙走私、私酒生意引发的一系列重大案件。另外,我在轻武器领域确实受到了很大的打击,流量不好,缺乏审核等等,所以以后我会即兴更新武器相关的文章,内容方向会开始向历史领域。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32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