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结论吧——
有氧运动确实会“失去”肌肉,或者抑制肌肉的生长速度,但要做到这一点,有氧运动需要维持极长的时间。大多数人根本不必担心这一点。
毕竟,“主动消耗肌肉”是身体供能系统几乎耗尽、无路可走的情况下的最后手段。大多数人无法维持这么长时间的有氧运动消耗和有氧心率强度。
而且除了有氧运动量之外,每个人的基因都极其不同,体内快肌和慢肌的比例也不同(而这个比例是天生的,无论你怎么训练后天只能稍微改变肌肉特征,以接近另一部分肌肉,比例不能改变)。
人体肌肉的类型及其生长方式
首先我们来看看肌肉的构成。
肌肉由肌纤维组成。肌纤维是由许多“肌芽细胞”相互粘附融合而成。大多数肌肉细胞呈长条状,有许多细胞核。
正常细胞受到损伤后会死亡,但肌肉细胞的机制不同。受损的肌肉细胞不会死亡,而是会被修复并变得更厚。我们一次又一次去健身房,就是为了破坏细胞,然后修复它们,让它们变得更厚。但过度损伤也会导致肌肉纤维死亡。
如果你了解有氧运动,基本上就知道肌肉也有快慢之分。对应快肌和慢肌,可分为红肌和白肌。即慢肌纤维(I型)和快肌纤维(IIa、IIb型)。
IIa 型快肌纤维是集力量、速度和耐力于一体的通用肌肉。
红色和白色肌肉的比例是由基因决定的。这就是为什么有的人天生就是为了健美而生,稍微增加一点重量就可以长高,而有的人天生就是为了长跑而生,看上去很瘦,但跑起来却像永动机一样。例如,运动队来学校选拔队员。有的学生被选去练习长跑,有的学生被选去练习举重。这是由先天遗传因素决定的,根本没有任何训练背景。虽然也会发生在训练过程中切换运动项目,但类型却有很大不同。比如,长跑改为跳高,但很少听到练习长跑的人改为铅球。
在同一场田径比赛中,短跑运动员和长跑运动员的体形差异相当明显。他们的肌肉类型差异很大。
无论是红肌还是白肌,用其相应的力量刺激它都会刺激生长。
运动速度越快,白色肌肉受到的刺激越多,速度越慢,红色肌肉受到的刺激越多。运动时间短会刺激更多的白色肌肉,而运动时间长会刺激更多的红色肌肉。有氧运动刺激更多的红肌,可以给你很好的耐力,但不容易发胖。肌肉量并不多。
快肌纤维中的神经传导较为敏感,与爆发力密切相关。弹跳等运动也能有效刺激白色肌肉。在健身房使用大重量也可以刺激白色肌肉。几乎所有的无氧运动都与爆发力或者力量有关,所以白肌很多。
健身人士所说的有氧肌流失的本质是,他们花时间和精力训练小维度的慢肌纤维,而没有时间训练大维度的快肌纤维。
另一个事实是,如果你有很多肌肉,即使你不做有氧运动,只要缺乏必要的刺激,你也会失去肌肉。
维持大维度的肌肉是一种奢侈。肌肉每天的能量消耗是非常大的。这不符合人类基因能量守恒定律。身体总会找到适合生存的比例来塑造身体。
过度的有氧运动会分解肌肉
真正的“肌肉流失”情况是有氧运动过度。例如,连续跑100公里以上的马拉松或越野跑,如果没有得到适当的营养补充,而且活动又比较频繁,就可能会失去肌肉。主要原因是当能量供应不足时,肌肉就会分解以获取能量。
体内使用的能量有几种类型:
其实不只是有氧运动,过度的力量训练也会造成肌肉流失的问题,比如健身朋友常听到的“横纹肌溶解症”。很多健身爱好者在没有控制好训练量的情况下,很容易出现这种现象。
当运动过程中身体疲劳,肌纤维轻微撕裂、损伤时,就会发生炎症反应。免疫系统会对受损的细胞进行标记,然后白细胞会杀死这些被标记的受损细胞来更新和修复它们(每次有效的训练,肌肉纤维都会被撕裂,造成轻微的损伤,修复后会变得更强)。
如果大面积的肌肉疲劳,免疫系统的标签就会更多、更厚。如果标记的细胞太多,白细胞就无法根据标记准确识别它们,从而可以进行相似度很高的无差别攻击。恰好横纹肌的结构与标记的炎症反应细胞非常相似,在无差别攻击下都被白细胞吃掉了。因此,横纹肌溶解症可以理解为:在超级疲劳的情况下,身体的白细胞不小心损伤了身体的正常细胞。
无论是有氧运动时能量跟不上肌肉的消耗,还是力量训练太累,都可能造成“肌肉流失”。简而言之,当身体过度使用时,就会出现肌肉流失。
在超长耐力跑比赛中,补充蛋白质或氨基酸也成为保护肌肉的一种方式。许多顶级运动员在比赛中使用氨基酸补充剂来保护肌肉不被分解。体内存在游离氨基酸,用于维持免疫功能和能量供应。当身体能量供应严重不足时,就必须分解肌肉来维持氨基酸库的稳定。运动时口服补充氨基酸可以减少“掉肌肉”的可能性。
合理的有氧运动也能增肌
适当的有氧运动不会造成肌肉萎缩,反而可以增加肌肉质量。这是因为有氧运动可以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肌肉细胞中线粒体的数量和功能,从而提高肌肉的氧利用能力和耐力。
此外,有氧运动还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肌肉细胞的供氧和营养吸收,有利于肌肉的生长和修复。
那些是有氧耐力运动的高手,比如精英马拉松跑者,其实肌肉量并不多,但都是非常小的红肌。与健身房里的大佬相比,他们没有肌肉,但与普通人相比,他们的大腿却更粗。它很厚。
一般来说,
做有氧运动时,身体并不消耗肌肉,反而可以增加肌肉量;
适度的有氧运动可以增加肌肉质量和代谢能力,减少脂肪堆积和患病风险;
过度的有氧运动,尤其是在没有外界能量补充的情况下,可能会导致肌肉耗损、疲劳,影响身体健康和运动效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18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