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足球队,中国没进世界杯,其他都去了。”白岩松四年前的调侃,今年读起来依然心酸。
事实上,回顾百年足球史,我们发现中国人踢球并不差。
1920、1930年代,国足曾有称霸亚洲、征战世界的荣耀。桐乡人戴林静是当时著名的足球明星之一。在那个弱小贫穷的时代,这群心系祖国、关心祖国的年轻人用双脚发挥了“振兴中华”的力量。
很少有人知道的是,戴林静也是国足首次进军世界杯时的主教练。
△戴林静
今天,让我们一起坐上“时光机器”,聊聊这位几乎被遗忘的“足球明星”以及他背后的“黄金时代”。
一
20世纪20年代,中国处于衰落之中,做出了很多让步。它受到别人的欺凌和摆布。就连强调公平正义的竞技体育也蒙上了一层阴霾。
此时,一支名为“乐华”的足球队,踢开了上海20多年来被外国人控制的足球联赛中国“正名”的裂痕。
“乐华”是谁?
1926年,从香港来到上海的“足球大王”李惠堂组建了“乐华”足球队,并从流行足球的大学校园招募球员。浙江人戴林静、周嘉琪、周显艳等都是当时队内的灵魂人物。
△1928年乐华足球队合影(第二排左三戴林静,第三排右三周嘉琪)
在踢球不能解决温饱问题的时代,组建“乐华”的意义何在?这就不得不提到“乐华”二字背后的特殊梦想——复兴民族精神,报“病夫”耻辱。
球队一成立,这群年轻而充满活力的年轻人立即报名参加“西部联盟”足球联赛。这个伤害中国人民的组织原本有一个本土化的名字:“上海足协”。但由于该组织由租界外国人控制,中国人称之为“西方足协”,这是中国足球落后的象征。
或许谁都没有想到,当年“西联”组织的足球比赛中,“乐华”竟然闯过五关,击败了六名选手,进入了决赛。这不仅让“西联”高层大吃一惊,也引起了西方侨民的诸多讨论。
决赛是一场观众欢欣鼓舞的比赛。 “Leroy”队对阵已经九连冠的英国Rux队。这场激战的艰辛超出了这些年轻人的想象:Rux队进攻非常猛烈,在攻门失败后屡屡犯规。下半场,担任中锋的戴林静找到合适的机会,带球绕过对方后卫进入禁区,大力抽射破门。然而没过多久,戴林静就被对手铲倒受伤,被迫离场。球队奋力坚守不平局面,最终以4:1的比分击败对手。 “乐华”由此成为第一支击败西方人的中国队伍。
刹那间,全场爆发出雷鸣般的欢呼声,久久不散。
透过历史的烟尘,今天我们似乎还能隐约听到那阵阵欢呼声和掌声。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东亚病夫”这个侮辱性的称号一直是中国人民的眼中钉。 “乐华”足球队战胜了西方强队,挑动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自信心的神经。其背后是一个民族在遭受屈辱压迫时的永恒情怀:民族的独立和尊严是不能被剥夺、不能破碎、不能摧毁的!
二
“弱国无外交,今日弱国无体育”。这是戴林静曾经发出过的无奈叹息。但在这样的环境下,仍然有很多像他一样的年轻人做出了坚定不移的选择——避易避难。而且,无论周围的环境多么困难,为了实现自己的愿望,你都会想办法、绞尽脑汁,你的激情和能量也会源源不断地流淌。
1906年,戴林静出生于崇福一个富裕的商人家庭。虽然出生在乱世,但代代经商的戴氏家族却将生意拓展到了上海等地。戴林静的两个哥哥子承父业,出国学习金融。回国后,他们继承了家业,过着相对顺利的生活。
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戴林静放弃了出国留学的机会,选择了无法维持生计的足球。
对于戴林静来说,选择足球作为毕生事业,不仅忠于自己的热爱,也充满了对祖国最真挚、最朴素的热爱。
选择避开容易和困难之后,就有了荣耀。 1927年,戴林精代表中国远征澳大利亚。他总共出战31场比赛,取得14场胜利,打进89球,其中戴林静打进28球。次年,戴林静与队员赴菲律宾参加友谊赛,受到当地华侨华人的好评。奎松总统的欢迎和款待; 1930年,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上,戴林静代表中国队进入决赛,在2:3落后的情况下,一记抽射将比分追平。 ……
△1930年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中国足球队合影
场上,他传球如流星,运球如石,倒钩球更是出名。 《足球世界(上海1935)》创刊号发表文章介绍戴林静,称他“轻如燕子,敏捷如猿。”球迷还称他为“小李光”。
场外,有很多人无法想象的艰辛。当时,长期的病痛和资金的缺乏都是困难。于是,尽管顶着“足球明星”的光环,他们在出国途中却住的是最便宜的小屋,住的是最便宜的酒店,吃的是最难吃的饭菜……
△上海中国足球队队长戴林静(1931年)
面对挑战和磨难,“戴林静们”成为了沉着、抗挫、包容的“爱国者”。他们在频繁的战争中坚持不懈,在破碎的山河中战斗,在另一个舞台上为中国服务。纠正一下:即使形势不利,中国仍然是一个人民强国。
三
一个人的志向往往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1937年底,上海沦陷后,拒绝为日本队效力的戴林静,看着绿茵场上的队友脱下球衣,暗暗下定决心,要把精力转移到培养中国足球新秀上。走出“田野”进入“战场”。 。 1951年,他再次选择放弃高薪工作,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执教“八一”足球队。 1957年,担任国家足球队主教练。
△1953年夺得第二届全国足球锦标赛冠军的解放军队(戴林静,第二排左一)
我们把时间线拉回到65年前。 1957年6月2日,戴林静迎来了他足球生涯的高光时刻:这一天,他率领的中国足球队首次参加世界杯预选赛。
客场对阵雅加达,中国队因比赛经验不足,不适应湿热天气,以0-2落败,因此主场对阵印尼队必须拿下胜利。
这是一场有来有回的战斗。戴林静带领张宏根、方任秋、年伟思、张俊秀等新中国第一代“国足队员”义无反顾地以“烧船”的决心奔跑,最终以4:3获胜,夺得冠军新中国成立后第一场正式的国际比赛。比赛的胜利。
11天后,第三场比赛在缅甸首都仰光举行,双方0:0战平。由于总进球数少于对手,中国队首次闯入世界杯决赛圈的梦想破灭了。
虽然我有遗憾,但我无怨无悔。中国足球史上留下的这“历史性的一步”,点燃了新中国“变强”的雄心。
拂去历史的尘埃,后人铭记戴林静,尊敬戴林静。是因为他的技艺高超吗?不。江湖上没有常胜将军。戴林静输掉的比赛太多,很少能轻易获胜,经历了漫长的低谷。人们记住的,正是他不间断的“绿色梦想”背后那颗火热的赤子之心和振兴中华的决心。
精神不是万能的,但没有精神,一切皆不可能。
今天的中国,不再积贫积弱、任人宰割。经过几代人的不断奋斗,我们正乘势而上,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阔步前进。此时,我们依然呼唤这样的精神: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用微弱的光芒驱散前路的黑暗,为国家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不畏高山长路,不惧大风大浪,永远昂首挺胸,勇往直前。
记者|陈亚平、黄巍
编辑|李迎霞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39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