顶层设计,绘制家校共育“路线图”
“无限相信家长的力量”,我们打开学校大门,邀请家长走进校园,促进家庭与学校的相互支持,实现家庭与学校的无缝连接。通过共同努力,提供有温度、有灵魂、有激情的教育,江苏省新沂市找到了解开家庭和学校“枷锁”的钥匙。
方向已定,家长在学校做什么?如何打造家校混合教育“第一阵地”?如何通过教师的“热情投入”激发更多家长的“深度参与”……与复杂的学校教育相比,家长的“再教育”无疑更加复杂:内容要适合、形式要新颖、创新的。任何简单、随意、相互指责的做法都可能徒劳无功,甚至适得其反。经过信义教育者的不断思考和探索,以录制“家长讲堂”节目、创办家长学校、萤火虫慈善读书活动为主体的家校共育的“信义式”,已逐渐清晰。
“家长讲堂”,千家万户幸福的“样板工程”
《家长讲堂》由信宜市教育局和信宜市电视台联合制作,是县级教育单位首创的家庭教育节目。该方案涉及教育目标、策略、评价等内容,涵盖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亲子关系等板块。它既科学又通俗,既全面又具体,既深刻又简单,既高端又简单。
“家长讲座”的主讲人是从本市教育系统具有丰富教育经验的教育工作者中选拔出来的。讲座内容由主讲人根据自己的研究方向和实践成果确定,并带领团队成员对教材内容进行二次创作,然后在专家的指导下反复打磨、逐步完善。 。
为保证节目质量,《家长讲堂》录制工作必须做到“四个三”:主讲内容要与《家长必读》教材相结合,家长自身情况,并结合社会实际,做到“三向结合”;人们要把自己定位为教师、导演、演员,兼顾“三个角色”;参与互动的家长要充当学生、老师、演员的角色,牢记“三个身份”;栏目要对家长负责、对学生有效、对社会负责。 ,确保“三重效果”。
在《家长讲堂》的录制过程中,主持人和主讲人通过对话、采访等方式,让家长更新教育理念、掌握有效的教育方法,让家长充当“宣传员”,影响更多家长。为实现这一目标,市教育局还根据教学开展了“流动家长学校暨“家长讲堂”精品课程下乡”、“家校共育专题报道”等讲座活动。内容。组织由主播、家长、学生等参与者讲述“家长讲堂”背后的故事,并评选优秀文章发表《春风吹过麦田》。 《家长讲堂》共录制播出100集,参与制作人数2.6万人。在信义电视台、艺术网、信义教育微信等平台播出后,总点击量突破3亿,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
“就像一颗石子投入教育之湖,掀起大浪,产生巨大影响,为学生、家长、老师带来成功。”信宜市教育局局长王学伦评价道。
多维度联动打造优质家校共育平台
创建家长学校,打破家庭和学校之间的障碍。是什么阻碍了家长和老师的共同努力?新安镇中心小学校长李江在调查中发现,不少家长认为教育是老师的事,家长只需照顾孩子的吃喝上厕所。持有这种观点的父母,遇到一点小事,总是会争论是非。
对于父母施加的“束缚”,李江并没有抱怨。学校开设“新家长学校”,邀请家长走进校园、走进教室,聆听专家讲解教育事件背后的原因和应对策略;就共同关心的话题和难点问题深入讨论,探讨解决办法。一个个生动的案例引发了家长的思考,激烈的碰撞触动了家长的情感。多层次的交流让家长们明白了尊师重教的必要性:尊重老师是教育好孩子的前提。
遍布城乡的“家长学校”成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情感纽带,而各学校的“家长分校”则在市教育局“家长总部”的指导下开展工作,从而形成了三级联动。城市、城镇和学校的等级制度。管理网络成为家校共同教育的重要支撑。每学年,家长学校都会根据《家长成绩单》进行评分,并对评选出的“十佳家长”和“书香家庭”进行表彰。截至目前,已有超过120万家长通过各类家长学校接受了培训。
实施亲子阅读,点燃生命之光。 2016年1月,新沂市成立了萤火虫阅读推广指导中心,各学校以图书馆(室)、阅览室、文化长廊为阵地,制定了极具特色的“萤火虫计划”和“烛光计划”。开展全方位、多层次的亲子阅读写作活动。三年来,共举办亲子阅读活动128场、家校合作教育讲座42场、教材戏剧表演14场、“萤火虫亲子阅读乡村行”活动15场。
城西小学把“亲子陪伴阅读”作为家校共同教育的突破口,鼓励家长在家里摆一张书桌,和孩子一起读书。在陪读过程中,一些家长体会到了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对老师们的敬业精神和敬业精神有了深刻的体会。心理上的接纳和情感上的亲近使家长对学校教育产生认同。家校同校开创了全新局面。
构建家校合力新机制。家庭教育指导中心以新沂市教育局为主体,负责开展全市家庭教育工作的研究、组织、推广和监测评估,指导全市各类家庭教育机构的工作。为有效培训家长,市教育局成立了“新沂市家庭教育讲师团”,进家庭、社区开展主题讲座,开展形式多样的专题教育活动。同时,根据当地社情、民情、学情、师情,组织编写《家长手册》、《家长课堂》等地方教材,让家庭教育有章可循、有章可循。有序地进行。
新沂市各学校都成立了家长委员会,充分发挥其协调家校关系的作用。新安小学迁入新校区时推出了营养餐。家长委员会承担了对食堂的监督职责,每天安排两名家长委员会成员进入食堂,对卫生条件、食品质量等进行监督。
城关小学的“诚信文化”是在征求家长意见后建立的。学校在创建“成城剧场”时,邀请了家长,希望用家校的精诚合作,共同引领孩子的成长。他们“吸引”家长走进校园,成为家校同校的典范。
《中国教师报》2019年9月18日第15页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8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