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个“写作技巧”的例子,让孩子能理解、记住。
写外表时不需要用“有”。
作文中如何写外貌?在儿童作文中你总会看到这样的句子:“XX真漂亮,有一头黄色的卷发,一双黑葡萄般的大眼睛,高高的鼻子,一张樱桃小脸。”嘴。”不太擅长写作的孩子在写人的外表时用“你”和“一”来连接五种感官。
如果你试着让他们把文中的“有”字去掉,重新连接起来,你会发现构图流畅多了:“XX真漂亮,她的黄色卷发自然地垂在肩上,她的眼睛是太迷人了,她皮肤黑得像葡萄一样,鼻子高高的,樱桃小嘴,让她看起来有点混血。”
这样的外貌描述,仍有“程式化”之嫌,但读起来确实舒服很多。
写“说”时不出现“说”
怎样写“说”而不出现“说”?改变“道”,改变“喊”,改变“令”,这只是一个方法。
你可以让孩子比较以下三个句子。
张三道:“……”;
张三无奈道:“……”;
张三摊开双手,一脸无奈:“……”。
显然,让角色说话的方法有很多种。您可以在不“说话”的情况下编写语言,但在语言前面添加动作和表达式。不要低估这项技能。很多孩子小学毕业后也不知道写作的“秘密”。经过一定的训练,孩子还可以学会描述细节。
写想法时,不会出现“想法”
懂得如何描写心理活动,无疑是作文进步的标志。但很多孩子在写自己的想法时,都会跳出这样的句子:“两个小人从我的脑海中跳出来,一个小人……另一个小人……”
如果不使用这个句子,我该怎么写呢?最常用的是“我在想”。例如,一名学生写道:“数学老师让我把一道难题带回家写下来。我心想:‘天啊!我该怎么办?’”
然而,许多孩子不知道“我认为”这句话有时可以删除:“数学老师给了我一道难题,让我带回家写下来。我的天啊!我应该怎么办?”将其融入到文章的叙述中,一如既往的可读性也更加简洁。当然,为了达到某种效果,可以在心理描写中适当添加一些感叹词。
只是不要使用习语
为什么作文不长?很多时候都是习语惹的祸!不是说成语用多了就会显得更文艺吗?事实上,情况并非如此。当文章中只按照套路使用成语时,就会失去文章的细节,就会失去文章的个性,就会失去文章的真情实感。最好让孩子如实写下他们看到的、感受到的一切。出来。
天高云清,风和日丽,桃红柳绿,天朗气清,心旷神怡……不如少有这些被过度使用的习语。例如,写春天时,不要用“风和日丽,阳光明媚”,而要这样写:
风吹过林梢,原本平静的湖面泛起涟漪,湖边的柳树轻轻摇曳,我情不自禁地张开双臂,让风抚摸着我的每一寸肌肤。感觉很温暖,很痒。”
想办法用具体的句子来代替别人乱用的成语,或许可以解决儿童作文不长、不具体的问题。
想想“非常”和“非常”
对于不会写长文章的孩子来说,另一个可以训练的技能是:遇到“非常”、“极其”时思考一下。
观察学生的作业,你会发现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有“非常、非常”。孩子在写字时,遇到这些单词时,可以提醒他们不要轻易写字。停下来想一想。一定要有这个词吗?
例如,在写热的时候,不要使用“非常热”这个词,而要学会用其他描述来表达热:太阳如火,没有风,树叶下垂,毫无生气……文章自然就会变长。
环境中有“真”有“爱”
五六年级的孩子必须学习环境描述。比如,有的孩子会写:“早上天气还不错,可是放学回家就下雨了,雨滴在落,泪水在落,上帝好像在为我哭泣。”孩子能用环境来衬托自己的心情,首先要表扬。
但很多孩子写环境的时候,一定会看到小花微笑,小草点头,小鸟歌唱,小雨哭泣。这已经成为一种惯例。世界上只有小草、小鸟、小花吗?为什么我们不能写一些我们身边真实的事情呢?云、雾、桌子、甚至电线杆都可以写。这种手法提醒孩子们不仅要让人生活在环境中,还要生活在真实的环境中。
连接动词与动词
文章必须有曲折才能可读,但是现在孩子们的生活很平淡。你不能强迫他们写出曲折的内容。然后让他们学习曲折地使用动词。这意味着将动词与动词连接起来——学习不断地使用动词。
一位学生写到一场乒乓球比赛:“他发出一个旋转球,让人眼花缭乱。”体育运动的“动词”很少。 “动词连动词”就是尽量在前后加几个动词,比如:“我看见他把球扔得很高,眼睛盯着它。球碰到球的那一刻。”球板,他手腕轻轻一抖,脚一跺,球高速旋转,朝这边飞来,看得人眼花缭乱。变得更加生动和 富有的。”
一秒钟写三百字
这也是写短文的技巧训练:用300字描述1秒内发生的事情。比如,对校运动会上跳高记录被打破的那一刻的描述,原本只有几个字:我看到有人跳了起来,飞过了横梁,一个新的校运动会记录诞生了!
怎么变成三百字了?
您可以有组织地添加动作的解剖结构:如何跑起、起飞、爬过和着陆;添加联想:以前学校运动会有人挑战失败,如何反复练习等;您还可以添加细节来丰富,起飞前如何与他人沟通。学生们眼神交流,成功后学生们如何祝贺他……家长可以找一些1秒的材料让孩子练习写作。
段落中必须至少有 6 个标点符号
许多孩子不知道如何使用标点符号。他们的作业中常常只有逗号、句号、逗号、句号,甚至没有逗号。他们阅读这些文字,直到老师去世。针对这种现象,可以训练孩子“一段文字中至少有6种标点符号”的技巧。例如,“,.?!...:”你的作文中有这些标点符号吗?如果没有,请尝试使用它。
经过几次训练,你会发现孩子惊人的变化:他能写有意义的句子、增加人物语言、结合心理活动、使用反问句。加上这几句话之后,文章一定会活起来。曾经有一位作家用这种方法来训练不擅长自己作文的孩子。结果是显而易见的,他们进步很快。
字数“三、四、五”
简单来说,这个技能就是学习写短句。学写字一段时间的孩子,作文中很容易写出长句,长句写不好就会变成病句。其实,很多作家也擅长写短句,比如沉从文、汪曾祺。
家长要提醒孩子控制每句话的字数。建议将十多个、几十个字的长句改为只有三、四、五个字的短句。孩子会发现这样的作文语感会舒服很多。
例如,一位学生写的原文:“高高的绿草,散发着诱人的香味,你可以清楚地看到每一片叶子,而且看起来很笔直。”经过指导,改成了:“草又绿又高,散发着香味,一棵一棵地看清楚了,看上去挺直的。”是不是很有韵律?
孩子学习写字一般会经历四个阶段:
1、写作并不神秘;
2、写作需要技巧;
3、写作强调个性;
4.写作就是生活。
有的孩子在老师的帮助下,通过广泛的阅读和写作,成功进入第三阶段甚至第四阶段;但也有一群孩子无法跨过第二阶段。实用作文技能的教学就是针对这一群体的孩子。
对于已经到了第三、第四阶段的孩子,老师和家长要做的就是保证他们多读书,丰富他们的生活,鼓励他们的个人创作。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78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