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看到这样的大学生,我都会情不自禁地说:“花又开,人不再年轻”!
一方面,大学生毕业后失业,甚至成为“老人”。另一方面,企业招工难,大量岗位无人应聘。供需矛盾是什么?
1.心胸高的人手低。我有一个朋友,学的是播音专业,本科毕业。自去年毕业以来,我仍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说到广播电台和电视台,三年级文凭甚至没有资格申请工作。有一个国企的广播室,招聘播音员,但他们认为这是最基本的职位,很无聊。一个亲戚开了一家媒体公司,但他们认为公司很小,没有前途。我转行做了别的事情,但是觉得不适合,而且还在家闲着。
2、家庭经济条件较好,吃不起苦。我的一个同学已经毕业两年了,但仍然没有稳定的工作。当你在家待腻了,就找一份悠闲的临时工作工作一段时间,累了就休息一下。我的父母都有稳定的工作,收入也不错。她从小就被宠坏了,没有吃过苦,父母不愿意让她去找一份太累的工作。所以毕业两年后我让阿芳仍然留在家里。
3、准备考研,参加公务员考试,找到稳定的职业生涯。小强的父母都是国营事业单位,所以大学毕业后,小强就全身心投入准备公务员考试。为此,他的父母应该给他找一个培训学校。因此,我暂时没有就业计划。
虽然没有在家就业有原因和理由,但作为一名大学生,正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的年纪。年轻的时候不要害怕,年轻的时候就出去尝试一下,老了的时候就不会后悔!
网友2:
这看起来并不是大学生没有就业的问题,而是外部环境所迫的问题。作为一名应届毕业生,我在刚毕业的时候也遇到过很多这样的问题。我想在这里与大家分享我的经验。
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但企业所需员工数量却在减少。因此,对大学生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之前我也参加过360多人的面试来竞争职位。经过4轮面试,我被拒绝了。现在想起来,我仍然能感受到那次采访的场景。
相信很多大学生都有同样的想法。经过多次面试未果,他们仍然不愿意去工厂当工人,或者当搬运工。
正如老梁所说:如果我大学毕业,找到了初中毕业后能做的工作,那么我高中、大学的学习就不会白费,也就不可能保持心理平衡了。
对于那些找不到合适工作的大学毕业生来说,他们只是留在家里暂时过渡,或者准备参加公务员考试、考研,学习技能给自己充电,为下一步做好充足的准备。而不是妥协找一份工资不高的工作,实在没有道理。
网友三:
我不经常看到这种情况。再说说我们农村的大学生。那么过年回家的时候我才知道,从大学生开始,考上大学、毕业的都在工作了。
农村的普通孩子并非来自富裕家庭。他们毕业后必须找到工作。我邻居的一些孩子大学毕业了,所以没关系。他们毕业后兼职工作。其中一位毕业于化学工程专业,毕业后父亲因癌症去世。 ,他必须出去。
于是,他和村民一起出去当水管工,每天在建筑工地上干活。水管工的收入还不错,所以他结婚生子了。他的表弟好像是南京海事大学专科生,也工作过。
我想肯定有一些人大学毕业后不愿意工作。我想是的,肯定是因为他们从小就被宠坏了。他们在大学里什么也没学到,只是混日子。毕业后,他们不甘于做小事,恨不得一步登天,享受成功。另外,父母的纵容,就不去上班。
其实,从长远来看,反而会伤害自己。既然大学毕业了,就得找工作。即使先做小事,慢慢积累,也能成功。
父母的翅膀终有一天会变得无用。只有自己变得更强,才能过上更好的生活。
网友四:
每年有数百万大学毕业生,约有1.5至200万毕业生没有及时找到工作。我是2012年毕业的,毕业后在家待了半年多,没有工作。我根据自己的经历来谈谈这个问题。
一方面原因是就业压力大、福利好、薪酬好的岗位竞争极其激烈。我参加了一家国企的招聘。数百人争夺十多个工作岗位。你可以想象,大多数人都失败了,我就是其中之一!
另一方面,一些企业减少了对无经验大学毕业生的需求,社会劳动力市场存在大量廉价劳动力。这直接导致大学生就业困难,与他们的期望相去甚远。此外,大学生数量逐年急剧增加。你不愿意,别人就会愿意,这也造成了大学生就业困难。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是,很多大学生没有树立先找到工作再择业的良好心态,毕业前没有危机感。对于一些大学生来说,由于缺乏足够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在大学期间课程不及格已成为常态。不是公司不能给你高工资,而是你要有真材实料,才能让用人单位对你另眼相看!
所以,在选择工作的时候,切记不要野心太大,工资太低。只要你努力,你总会变得更好。这比坐在家里抓旧要好。
网友五:
1.当今的大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他们的家庭条件优越,生存无忧。他们找工作的积极性很低。
2.就业压力大,好岗位竞争激烈。比如县乡公务员是从100人中选拔1名,乡镇教师是从30名中选拔,大多数都被拒绝。
3、由于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影响,企业对大学生的需求减少。好的公司要求高,而差的公司工资普遍较低。大学生已经形成了这样的观念:自己的水平高了,水平低了,就找不到工作,找工作就更难了。
4、创业热情高涨。数据显示,15%的大学生选择创业。互联网经济让创业变得更容易、更便宜,获得的薪资价值远远大于在企业获得的价值。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2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