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实施一年成效显著,3000万学生受益

    制图:张芳满

    一年多前,国务院决定启动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中央每年安排160亿元以上,为农村义务教育学生提供营养餐补贴,标准为每人3元。学生每天。提升计划试点工作覆盖中西部地区699个县,11个省份在288个县开展地方试点,直接惠及超过3000万学生。

    现在,项目启动一年后,孩子们吃得饱吗?营养有明显改善吗?本报记者近日前往云南、宁夏、湖南、江西、黑龙江等地进行调查。

    学校膳食

    学生能吃饱,压力就很大

    面包营养价值_面包的营养值是多少_代餐面包营养餐

    在宁夏、河南、云南等提供学校供餐的地方,受访的学生和家长均反映“吃得很好”:“每次都能吃到肉,饭菜还不错”、“好多了”。总比饿着肚子去上课强。” ”。

    那么,如何让学生吃饱呢?

    谈到学校供餐的最大好处,宁夏回族自治区同心县教育局纪检局书记白明江认为:“投入的钱可以花在学生的饭盒上。”白明江说,中央财政每名学生补助3元,宁夏财政补助1.6元,全部用于学生午餐。

    为了确保钱真正用起来,云南省有自己的办法——全省所有农村义务教育学校的学生食堂必须在2012年内退出合同管理,由学校直接管理,实行零利润经营确保国家补助资金足额用于学生餐费。

    与很多省份相比,宁夏、云南经济并不发达。为什么他们在全面覆盖改善计划和推广学校膳食方面做得更好?

    记者了解到,这两个省份农村面积大、贫困地区面广。于是,笨鸟先飞,工作早早开始,为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实施奠定了基础。云南省教育厅金融基础设施处副处长陈月琼告诉记者,云南省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寄宿生生活补助已于2012年实现全覆盖。早在2010年春天,宁夏就启动了六盘山区11个县(区)开展“营养早餐工程”,为当地37万名农村义务教育学生和县(市)义务教育寄宿学生提供每日早餐 早晨。煮熟的鸡蛋。

    面包营养价值_面包的营养值是多少_代餐面包营养餐

    当然,即使在云南、宁夏,也不是所有学校都有条件提供校餐。一些推出学校供餐的地方表示,在人、钱、物都相对短缺的情况下,确保学生吃饱的压力很大。记者了解到,在一些不具备学校供餐条件的地区,当地孩子可能面临着只能吃营养餐“填饱肚子”的境地。

    牛奶+X

    操作简单,但可能不太适合吃

    学生可以吃哪些营养餐?据统计,截至今年秋季开学,53%的试点学校利用学校食堂提供餐食,35%选择向企业(单位)购买供餐服务,12%实行家庭(个人)供餐支持。

    不久前,全国学生营养办公室组织进行了全面检查。教育部副部长、全国学生营养办公室主任卢鑫表示,从实际膳食内容来看,截至今年秋季开始,全国已实施营养改善计划的试点县县已在地方试点县中,分别有5.8万所和1.7万所学校采用牛奶或“牛奶+X(鸡蛋、糕点、火腿等)”零食模式,分别占比63%和86%。内蒙古、河北、山西、吉林、黑龙江5省均采用了这一模式。虽然安徽大部分学校采用企业配餐模式,但配送的食物大部分是牛奶和鸡蛋。

    为什么营养餐种类比较单一?记者调查发现,最重要的原因是很多学校没有食堂,加餐只能作为过渡措施。在河南省民权县,饭菜按标价在县乡统一烹制、发放。然而,这是河南省在当前条件下完成的最好的例子。国家招标、企业责任、政府监管是很多地方目前还难以实现的餐饮模式。民权组织刚刚进行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70%的孩子仍然想吃学校加工的“营养午餐”。实际情况与孩子们的希望还相差甚远。这里的300多所乡村学校中,只有20所学校食堂面积和设施不达标,另有30所学校食堂正在建设中。

    “牛奶+X”方便、容易实施,但未必适合各地区学生的饮食习惯。

    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杨定忠在会上表示:“当前营养改善计划以‘牛奶+X’为主的膳食供应模式与农村学生的饮食习惯存在一定冲突。”

    确实,有些地方或学生不习惯喝牛奶,喝了或者喝过量后会出现腹胀、腹泻等症状。这称为乳糖不耐受。

    有的地方早上十点左右给孩子们吃“牛奶+面包”的饭菜。教育部财务司副司长田祖猛认为,这种供餐形式会给学生带来困难:“如果等到十点才吃早餐,就会很饿,无法”受不了;如果你吃早餐,然后午餐不饿的话,吃这顿牛奶和面包,不太科学。”

    据介绍,对于营养膳食,国家并没有要求各地制定相同的菜谱、提供相同的食物。各地要在坚持安全营养的前提下,根据儿童生长发育需要、本地物产和饮食习惯,充分征求学生和家长的意见,积极探索独特的膳食内容。关键是要确保您的孩子吃得安全、营养。

    代餐面包营养餐_面包营养价值_面包的营养值是多少

    但记者调查发现,即使有食堂,不少学校为了简单、降低成本,仍然采用蛋奶加餐模式。

    好好吃饭,好好吃饭

    要有米,要有锅,还要有人看管。

    对于宁夏同心县王团镇中心小学校长王正虎来说,现在有两大问题困扰着他。由于国家规定了免费午餐的费用,所以每一分钱都要学生吃,但如何让学生吃却没有规定。吃。因此,如何维持食堂的运营就成为首要问题。

    由于实行免费午餐,算上水电等各种费用,每个学生每学期增加了300元左右的费用。学校要挤出大量公款来提供免费午餐。另外,为了保证学生的取暖,新学校全部采用供暖,每天烧煤要花2000元,财力十分紧张。 “我们学校还不错,至少硬件很好。像我以前上的道墩小学,我们只能把教室改造一下,当作食堂。”王正虎说。

    另一个大问题是师资问题。许多农村食堂缺乏专业人才。为了节省成本,只能由老师来管理。这对于教学质量的提高乃至教师自身的生活都有着很大的影响。王团镇中心小学五(4)班班主任王玉红告诉记者,食堂主管现在都是老教师,没有工资。 ,只能靠一个责任。王正虎坦言:“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原本希望提高餐食质量,给孩子们更多的口味选择,但这只是一个想法。”

    王正虎的困惑并不特别。记者在调查中发现,河南省26个试点县中,只有9.1%的学校有食堂,90%以上的学校只能通过市场竞价、企业干预、课间加餐等方式改善营养。更何况现有食堂的条件和规模与标准化食堂的要求还有很大差距。当前的建设推进和未来的持续运营都面临资金和人员的双重制约。

    用于改善营养的资金是专款专用,一分钱都不能挪作他用。如果把营养餐比作米饭,把食堂的上菜方式比作锅,那么要做这锅饭,就必须有米、有锅,还必须有人看管。

    据介绍,2011年中央财政已安排专项资金用于食堂建设。但一方面,建设和管理工作量仍然巨大。大部分试点县属于集中连片困难地区。万众期待的食堂就餐业态,从招投标到业务培训、日常运营,再到未来大量炊事人员的工资,这些资金如何落实、落实到哪里都是一个问题。一些地方官员建议,如果把问题交给地方财政,需要对哪个级别的财政提供资金提供更明确的指导。

    记者注意到,县乡两级营养餐负责人大多是兼职,但管理的重大问题涉及财政安全、食品安全等。专职人员的缺乏将成为长期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隐患。此外,食堂的发展还涉及到场地、安全等诸多问题,而这些并不是光靠钱就能解决的问题。

    (本期专栏统筹:本报记者丁婷)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742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