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国家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上海儿童医学中心制定的《中国儿童青少年体力活动指南》在上海发布。该指南在充分参考28项国际指南建议的基础上,提出了中国6至17岁儿童青少年的身体活动/锻炼指南。该指南建议儿童和青少年:
1.每天应进行至少60分钟(累计)的中等强度或高强度体力活动,包括每周至少3天的高强度体力活动和增强肌肉力量和骨骼健康的抗阻活动。更多的身体活动可以带来更大的健康益处。
体力活动包括职业工作、家务劳动、休闲活动、体育运动以及以健身和健康为目的的体育锻炼。体力活动的分类方法有不同,按强度分为低、中、高强度;按类型分为有氧运动、无氧运动和阻力训练。
高强度的体力活动意味着需要更多的体力消耗,呼吸明显比平时加快,呼吸深度大大增加,心率明显加快,需要出汗,必须停止运动调整呼吸才能说话。例如,提重物、快跑、大力打球、踢球或快速骑自行车等。
中等强度的体力活动是指需要适度的体力消耗,呼吸比平时加快,心率加快,微微出汗,但仍能轻松说话。例如,以正常速度骑自行车、快走、滑冰等。
低强度体力活动是指引起呼吸频率和心率轻微增加、使人感到放松的体力活动。例如,在平坦的地面上缓慢行走、站立进行轻微的体力活动(如铺床、洗碗等)、演奏乐器等。
常见的有氧运动有:散步、慢跑、滑冰、游泳、骑自行车、健身舞蹈、有氧运动等。
常见的无氧运动有:短跑、投掷、跳高、跳远、拔河、举重等。
常见的阻力练习有:引体向上、仰卧起坐、俯卧撑、抬腿、后踢、小腿抬高、哑铃练习、举重等。
2.每日看屏幕时间应限制在2小时,并减少持续久坐行为。应鼓励儿童青少年多活动,并在休息时进行适当的活动。
常见的久坐行为包括坐着、斜倚或躺着时的“屏幕时间”活动(例如看电视、使用电脑、平板电脑、手机等);坐着读书、画画和做作业;在学校的坐姿、乘坐交通工具时的坐姿等
3、体力活动促进身体健康,包括改善身体成分,提高心肺耐力,促进心血管健康和代谢健康,改善骨骼、肌肉和关节健康。
4、体力活动有利于心理健康;有助于提高认知发展和学业成绩;并提高社交能力。
体力活动和心肺健身有利于儿童青少年的大脑结构、脑功能和认知发展,提高儿童青少年的学习成绩;帮助学习和掌握基本的动作技能;帮助促进儿童和青少年的认知功能;体力活动的增加与学业成绩相关,当人们的体力活动水平增加时,即使体力活动水平减少,他们在感知技能测试、发育水平测试、智商测试和学业成绩(包括数学和语言技能)方面的表现也同样好或更好学习时间。在学校表现更好。
5、久坐行为(现有研究大多集中在“屏幕时间”)与儿童和青少年身体素质较差、肥胖以及心血管和代谢疾病有关;它还与较差的社会适应能力、较低的自尊心有关,反社会行为与较差的学习成绩有关。
6. 体力活动较少的儿童和青少年更容易受伤,应鼓励他们每天进行体力活动。
尽管体力活动期间可能会发生伤害,但体力活动水平较低也是肌肉骨骼损伤和突发不良心脏事件的最重要风险因素之一。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或降低受伤风险,包括:①体力活动前的伸展运动和热身活动,体力活动后的恢复运动; ②进行体力活动的场所应确保安全,根据不同运动项目穿戴防护装备,减少受伤风险。
7、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优和/或良好时,建议儿童、青少年进行户外体育活动;当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轻度和/或中度污染时,建议儿童青少年减少户外体力活动;当空气质量指数类别为轻度和/或中度污染时,建议儿童青少年减少户外体力活动。当指标类别为重度和/或严重污染时,建议儿童青少年避免户外体力活动。
8. 体力活动是哮喘管理和控制的非药物治疗策略之一。应鼓励患有哮喘的儿童定期进行体力活动,以获得全面的健康益处,只要按照医生的指示用药物控制症状即可。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6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