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占金 编辑|曹虎虎
每个游泳爱好者内心都是一头狼和一头老虎。
真没想到活了这么久,终于能看到运动员在竞技项目上直接发生冲突的一天了。
在最近的雅加达全运会上,中国游泳运动员占据了大量媒体版面:
过去,曾传出孙杨屡战屡胜、夺得多枚金牌的好消息。随后,中国和韩国游泳运动员之间发生了冲突。目前还不清楚谁是谁。
尽管近年来,中国运动员受到不公平待遇的事件时有发生。不过,很多人还是第一次看到运动员私下直接发生冲突,也感到非常自豪。
果然,相关新闻下的评论都是一片叫好。
韩国队在竞技比赛中一贯的流氓行为,是很多网友为这场冲突叫好的主要原因。此外,游泳具有“猛虎”气质也是公认的事实。
作为“世界级”的游泳爱好者,毛泽东曾用“上天捉明月,下到五洋捉鳖”来表达自己的志向。
虽然夸张是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但用潜入水中表达雄心壮志,更显示了毛主席心中游泳的英雄本质。
游泳的“猛虎”在于每一个游泳运动员都有一种不怕吃苦的英雄气概,即使是几岁的婴儿也不例外。
如果没有狂泳过,谈青春还不够。
热衷于游泳的中年人通常都有一个共同的崇拜者:伟大领袖毛主席。
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毛主席17次在长江游泳,包括珠江、湘江、钱塘江、鹿林湖、韶山青年水库等水域,并多次在北戴河海里游泳。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游泳。来源:浙江图书馆
这项“到大河里去”的活动,现已发展成为更为人熟知的游泳项目——“野泳”。
在领导的号召下,老百姓游泳的热情自然相当高涨。
水库、湖泊、溪流……甚至长江、黄河,任何能叫出名字的水体都可以作为野泳爱好者的游泳池。
什刹海,著名的旅游胜地,是首都野泳爱好者的聚集地。
8月25日,什刹海一男子跳水。来源@新京报
北京除了海什么都有。但野游的人多了,自然就变成了大海。
野泳爱好者的老虎在于他们能够面对充满惊喜的生活。
对于野泳爱好者来说,野外水域水温低、波浪大等水质条件都不是问题。如果有人在野泳时感到疲惫不堪,那只能说明你的体力还不够。
尽管前方存在可预见的风险,但野泳中壮观的场景、开阔的视野以及挑战大自然带来的乐趣,仍然让野泳爱好者纷纷跳入泳池。
对于野泳来说,良好的水技是必备技能;踩水、反蛙泳、仰泳、侧泳、静浮等游泳技巧必须时刻无缝衔接;你还必须了解潮汐规律;而且你还必须了解并且不要害怕水。郎的心理素质超强。
每一个在野外游泳的人都是一个能独自与江湖大海搏斗的狠人。正因为如此,大多数野泳运动员也是一群以自己处于泳圈顶端而自豪的人。
80后、90后童年记忆中的无数个夏天都是在家附近的河里度过的。对于他们来说,从未疯狂游泳并不足以谈及青春。
在那个没有手机和网络的时代,孩子们夏天最大的娱乐活动就是在水里“洗澡”。由于整天在河里玩耍,很多人没有任何指导就学会了游泳。
炎热的夏日,站在水坑前,我迫不及待地脱掉粘粘的衣服,张开双臂,松开双腿,跳了下去。这是学习游泳的第一课:蟾蜍跳。
也许姿势不够优雅,也许方法不够专业,但没关系。当你的身体与泥土和水融为一体的那一刻,那是一种难得的自由。
高台跳水:与生命共游
半个多世纪前,上海“纯美白玫瑰”卢一萍女士,就曾真实经历过高台跳水。
身穿小裙子、高跟鞋的卢女士敢于从市中心的高桥上直接跳进河里。他被从河里捞出来后,除了被水噎住、发烧之外,什么也没发生。他也再次征服了世纪渣男何书焕。
多年的经验告诉我们,电视剧中的情节总是具有欺骗性的,而琼瑶奶奶的爱情更是让人难以置信。
事实上,由于巨大的冲击力和加速度,未经专业训练的游泳者一旦尝试擅自从高台跳水,结果将会如下:
角膜损伤、脾破裂、颈椎损伤、脑震荡。
当一个人下落速度足够快且表面积很大时,落入水中与落入混凝土上是一样的。
如果不幸的是他的头先落地,甚至有可能头骨碎裂,当场毙命。
但跳水的“老虎”恰好在做一些你明知自己做不到的事情。越懂得接触水的人,就越敢于随时随地挑战潜水。
更何况一直流传着“根本不会游泳的人也敢当潜水教练”的都市传说,听起来就有点吓人。潜水爱好者的凶猛程度可真不是开玩笑的。
我还听说无数奥运冠军教练获奖后把老教练扔进游泳池,才发现他是旱鸭子。随后,又有十多名奥运冠军跳入泳池救人。
网友@夜秋
每年夏天,各大泳池都会担心禁止游泳者私自潜水。不仅有禁止潜水的标志,有些泳池还配备了救生员专用的口哨和喇叭。
但游泳人群对于潜水的热情确实是无穷无尽的。游泳者不仅每天不顾警告潜入水中,有的甚至跑到更高的地方潜水。
我不知道在游泳池里潜水是不是太没有挑战性了。真巧,大多数潜水爱好者也喜欢狂泳。
危险系数极高的野外游泳,以及危险系数更大的高空潜水,自然将危险因素结合成1+1>2。
成为战斗民族的第一步:冬泳
最近热播的电视剧《延禧攻略》中,一位妃子为了避免上床,故意洗了冷水澡,并诉苦。
在清朝,人们的体质普遍不如现代人,这位妃子以称病避宠的行为自然一次次被证明是成功的。
但在现代,如果一个人长年洗冷水澡,十有八九,就会成为体力强健的冬泳健将。
冬泳一直被认为是游泳运动中最狂野、最激烈的项目。
正因为如此,无论是专业冬泳运动员,还是普通冬泳爱好者,都在努力、不遗余力地为这项游泳赛事代言。
在冬泳者眼中,最基本的前提就是温度。不同地区的冬泳爱好者甚至还为了水温展开了争斗:
据百科网站介绍,“冬泳定义为立冬、立春,以10℃以下气温为辅”。
这句话可以理解为,在立冬后、立春前这段时间游泳,且气温在10摄氏度以下时,属于标准冬泳。
据此推算,毛主席1958年冬泳的时间虽然是在1月7日,但那是在立冬之后、立春之前。但当天测得的水温为17.5摄氏度,还不能算是真正的“冬泳”。
每年冬天,凡是有湖的地方,就有冬泳爱好者。他们三三两两地来到湖边,就像东北人来到澡堂一样,二话不说就开始脱衣服。
接下来就是一系列的准备:要么在岸边舒展筋骨,要么用雪摩擦身体,提前适应低温。
还有一些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兵,会提前带一瓶凡士林,小心翼翼地揉搓耳朵和脚趾,防止冻伤。他们的技艺如同几十年老工匠一样一丝不苟。
与南方相比,北方冬泳者面临的环境相对更为复杂。
冬泳前,必须提前把湖面挖好,“哐-哐-哐-”,在结冰的湖面上挖一个足够大的洞,可以来回游一两次;
冬泳时也需要慢慢来。不仅要计算好游泳时间,严格遵守冬泳时间不能超过水面温度的规定,还要全方位观听,确保湖面不再结冰。
20世纪90年代以来,“冰洞冬泳”已成为东北、西北地区的一大奇观。脱口秀演员王子健曾开玩笑说,北方的冬泳不应该叫冬泳,而应该叫“冰潜”。
凭借着征服天气的雄心,冬泳运动员能够在低温水域中应对困难;在常温下遇到大风大浪时,他们特别平静和放松。真可谓“无论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
7月11日,第8号台风玛丽亚袭击福建福州。有人报警称,台风期间有一位老人驾驶皮划艇,非常危险。
警察发现划皮划艇的男子后,大喊:“上岸,上岸,快上岸!”;
叔叔说:“我是冬泳队的,我是冬泳队的。”他继续划船,不理会警察。
新闻来源@新京报我们的视频
在游泳爱好者的心目中,游泳是整个身体最放松的时候。整个身体都浸入水中,一池透明的液体极力托起整个身体。一种逃离地球引力的喜悦和满足感油然而生。
对于根本不会游泳的人,或者对深海有恐惧症的人来说,这个画面是完全不同的感觉:幸福是他们的,而我什么都没有。
-结尾-
/点击图片阅读以下文章/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588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