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新地球观与地球非对称性研究: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的深入探讨

    [1]

    柴东浩,陈廷玉。新地球观——从大陆漂移到板块构造[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163-167。

    [2]

    马宗金,杜品仁。地球的不对称性[M].合肥: 安徽教育出版社, 2007: 158, 332-334.

    [3]

    滕继文,白五明,张忠杰,等。中国大陆动力学研究方向与思考[J].地球物理学进展, 2009, 24(6): 1913-1936.

    [4]

    Richardson, SH、Gurney, JJ、Erlank, AJ 和 Harris, JW (1984) 老富集地幔中钻石的起源。自然,310,198-202。

    [5]

    Mitchell, RH (1991) 金伯利岩和钾长岩是钻石的主要来源。加拿大地球科学,18,1-16。

    [6]

    卢凤翔,郑建平,陈美华。金刚石形成条件的探讨[J].地球科学前沿, 1998, 5(3): 125-132.

    [7]

    肖华云、刘从强、黄志龙。金刚石包裹体中的古地幔信息[J].地球科学进展, 2001, 16(2): 244-250

    [8]

    迟顺良.构造运动的主导能量来自于地球的自转能[J].地球科学前沿, 2018, 8(8): 1288-1295.

    [9]

    什么是地壳运动_地壳运动是由什么引起的_地壳运动是什么

    AE 着色器。地球动力学原理[M].王稔、黄杰凡译.北京:地震出版社,1986:229-257。

    [10]

    K.兰贝克。地球自转的变化[M].李志安、李永生、胡辉译.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329-350。

    [11]

    李四光。地质力学概论[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3:10。

    [12]

    梁元博.海底结构[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79-119。

    [13]

    白文姬,杨景遂。山地系统的形成与板块构造碰撞无关[J].地质评论, 1993, 39(2): 110-117.

    [14]

    李德伟.大陆构造样式及大陆动力模式初步研究[J].地球科学进展, 1993, 8(5): 88-93.

    [15]

    丁忠义,王仁。潮汐力整体位移场与应力场[J].地球物理学报, 1986, 29(6): 578-596.

    [16]

    迟顺良,罗明金。固体地球中的潮汐机械能流[J].地震学报, 1992, 14(2): 243-246.

    [17]

    李瑞豪.引力概论[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8:265-270。

    [18]

    什么是地壳运动_地壳运动是由什么引起的_地壳运动是什么

    钱宁.异重流[M].北京:水利出版社,1958:71。

    [19]

    RA拜格诺。风成沙与沙漠沙丘物理学[M].钱宁、林秉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2。

    [20]

    易家勋.流体力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2:23-24。

    [21]

    L·普朗特。流体力学导论[M].郭永怀、卢世佳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4:533-535。

    [22]

    CH·尼基沃罗夫.弹塑性理论[M].徐志伦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65:19-56。

    [23]

    马兴元,主编。重力与构造运动[M].北京:地震出版社,1989:19。

    [24]

    Jin, Z.-M.、Green, HW 和 Yi, Z. (1994) 延性变形过程中部分熔融地幔橄榄岩的熔融拓扑。自然,372, 164-167。

    [25]

    金振民.上地幔动态部分熔融研究的重要发现[J].地球科学,1995(4):438。

    [26]

    OC 简凯维奇。有限元方法[M].殷泽勇、姜博南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5:717-800。

    [27]

    高步熙,潘贤章。板块运动与地壳变形内波理论研讨会在武汉召开——地壳运动理论新论[J].地球科学进展, 1994, 9(3): 93-94.

    [28]

    陈国能.原位重熔与元素地球化学领域[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

    [29]

    迟顺良.地壳荷载应力[J].地震地质, 1984, 6(2): 6-8.

    [30]

    任继顺,徐勤勤,赵雷,等。寻找失落的大陆[J].地质评论, 2015, 61(5): 969-989.

    [31]

    郑永飞,主编。化学地球动力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128-132。

    [32]

    欧阳自远,王世杰。堆积地球及其初始异质性[J].地球科学进展, 1994, 9(3): 1-5.

    [33]

    Menard, HW (1960) 太平洋海洋地质学。麦格劳-希尔图书公司,纽约。

    [34]

    Meyerhoff, AA. 全球构造新概念——地震构造导论[M].中国地质矿产信息研究所,1992:35。

    [35]

    Yoder,HQS 玄武岩浆起源[M]。翟春、马绍周译.北京:地质出版社,1982:69-82。

    [36]

    地壳运动是由什么引起的_什么是地壳运动_地壳运动是什么

    王俊志,主编。当前地球动力学问题研讨会论文集[M].北京:地震出版社,1994:19-25。

    [37]

    雷扎诺夫。海洋的起源[M].孙德培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2:128-134。

    [38]

    荣叔之,齐又可。地质学概论[M].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237。

    [39]

    Woodhouse, JH 和 Dziewonski, AM (1984) 通过地震波形式反演绘制上地幔,地球结构的三维模型。地球物理研究杂志,89,5953-5986。

    [40]

    方健,徐厚泽。全球地幔密度异常及其构造意义[J].测绘学报, 2000, 29(s1): 16-21.

    [41]

    邓金富,赵海灵,莫玄学,等。中国大陆根柱结构[M].北京:地质出版社,1996:48-49。

    [42]

    杜乐天。地幔流体与玄武岩和碱性岩浆的起源[J].地球科学前沿, 1998, 5(3): 145-154.

    [43]

    Lowman Jr., PD (1985) 固定大陆板块构造:可检验的假设 I。石油地质学杂志,8, 373-378。

    [44]

    Hamblin,WK 尹维汉等译。地球动力系统[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0:90-108。

    [45]

    Dietz, RS (1961) 海底扩张引起的大陆和海洋演化。自然,190,854-857。

    [46]

    王品贤,田军,黄恩庆,等。地球系统与演化[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38+492-504。

    [47]

    安德森,DL《地球理论》[M]。关华平译.北京:地震出版社,1993:39。

    [48]

    King,EA 宇宙地质学概论[M]。王道德等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111。

    [49]

    马宗金,杜品仁。地球的不对称性[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332-334+158。

    [50]

    王品贤.大洋钻探五十年:回顾与展望[J].科学通报,2018,63(36):3868-3876。

    [51]

    金行春.漂流大陆[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262。

    [52]

    万天峰.全球岩石圈板块构造动力机制研究[J].地球科学前沿, 2018, 25(2): 320-334.

    [53]

    罗永国, 浅谈发展中国特色地质科学理论的几个问题[J].地质科学技术参考资料,地矿部信息研究所,1992(3):1-5。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260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