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席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 >
中国体育代表团出席2024年巴黎奥运会开幕式。
新华社记者 曹灿 摄
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后,潘占乐庆祝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 >
巴黎奥运会男子100米自由泳决赛后,潘占乐庆祝夺冠并打破世界纪录。
新华社记者 杜宇 摄
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三米板跳水冠军中国组合常雅妮(左四)和陈艺文(左三)在颁奖典礼后展示奖牌。
新华社记者 李莹 摄
” >
巴黎奥运会女子双人三米板跳水冠军中国组合常雅妮(左四)和陈艺文(左三)在颁奖典礼后展示奖牌。
新华社记者 李莹 摄
北京某网球俱乐部,青少年学生结束网球夏令营课程后合影。
新华社记者 蔡阳 摄
” >
北京某网球俱乐部,青少年学生结束网球夏令营课程后合影。
新华社记者 蔡阳 摄
40年前,1984年美国洛杉矶奥运会上,许海峰实现了中国奥运金牌“零”的突破。 40年后,2024年巴黎奥运会上,李雯雯排除万难,将中国代表团获得的金牌数定格在40枚,创下了海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新纪录。
岁末年初,又到了回顾和展望的时候了。今年,中国体育创造惊喜、突破变强,续写绵延40年的精彩篇章,诠释了“你永远可以相信”的力量和信心。
一
我相信这来自于适当的硬实力。
巴黎奥运会的40枚金牌中,有27枚来自跳水、举重、乒乓球、射击等中国项目。拿下射击首金、举重完赛,“王牌高手”捍卫荣耀,总是让人心旷神怡。
中国跳水队首次在奥运会上包揽全部8枚金牌,精彩的“水花消失术”展现了“梦之队”的品质;中国乒乓球队也没有让金牌半途而废,新老结合的豪华阵容将“大热”变“大胜”;中国射击队延续“首金传统”,“老枪”与年轻队员联手拿下5枚金牌,创下历史新纪录;中国举重队全力以赴,“举起”5枚金牌;中国羽毛球队完成了任务,“天下无敌”,两支拥有“叶思”的双打队实现了梦想……
在体育运动中,成功从来都不是随随便便就能获得的。十余年的努力和永不褪色的热爱,铸就了国乒运动员马龙六枚奥运金牌的传奇;从周继红、陈若琳到全红婵,几代跳水运动员的接力传承,擦亮了“梦之队”的招牌;先进的技术支撑和坚实的物质保障,为竞技训练和人才成长奠定了基础。
相信绽放源于积累。
巴黎奥运会上,潘战乐打破世界纪录,夺得男子100米自由泳金牌,“中国飞鱼”创造了奇迹。在男子4×100米混合泳接力比赛中,中国队打破了美国队40年的垄断。中国游泳队凭借干净、出色的成绩,刷新了单届奥运会奖牌总数的新纪录。
在罗兰·加洛斯的红土场上,郑钦文成为首位夺得奥运会网球女单冠军的亚洲选手。从澳网亚军到奥运冠军,再到WTA(女子网球运动员协会)年终总决赛冠亚军对决,以郑沁文为代表的新生代为中国网球树立了新的高度。
今年巴黎奥运会,中国运动员在艺术体操、花样游泳、拳击、皮划艇、自由式小轮车等多个项目中争夺金牌和银牌。其中不少人实现了“零的突破”——花游姑娘在团体、双人项目中夺得两枚金牌,实现了一代又一代花游人的梦想;中国艺术体操队打破了欧洲运动员的垄断;中国女子拳击接连夺得第一、第二、第三枚奥运金牌,展现了女性的力量……一系列的突破和惊喜,让人对四年后的洛杉矶奥运会充满期待。
二
相信它来自飞扬的青春。
2024年,从奥运会到每一个世界舞台,中国运动员的自信、开放、友善、个性将大放异彩,展现当代中国年轻人的风采。巴黎奥运会上,中国代表团的运动员大部分是2000年以后出生的,也不乏2005年和10年后出生的,他们的风采和风采为人们了解中国年轻一代提供了一个窗口。
“国家的荣誉永远重于个人”“我把这枚金牌献给我伟大的祖国”……巴黎奥运会上,年轻一代的誓言嘹亮嘹亮,为国争光的童心尽显。证明了。 “我对得起‘文皇后’这个词。”郑钦文在获得奥运金牌后自豪地表示,希望成为更好的球员,带领年轻一代。有外媒称,这是中国“最好的软实力”。
射击场上,盛立浩、黄玉婷等冷静沉稳的人物背后,是网络上活泼有趣的“干饭哥”和“阿条姐”。比赛和训练结束后,很多运动员也忙着做作业、写论文。他们还用英语与外国选手交流互动、看演唱会、追明星。比赛的精彩瞬间和赛场外的现实,鼓励和引领更多年轻人热爱生活,勇敢做自己。
今年,中国运动员的开放、阳光、自由,让世界看到了一个可信的、可爱的、令人尊敬的中国。国家体育总局射击射箭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王炼坦言:“中国运动员的自信和开放是新时代带给他们的,每个时代都有自己的责任。今天的运动员肯定有缺点,但绝对不缺乏自信和阳光。”
真诚赢得尊重,开放赢得未来。巴黎奥运会羽毛球女单项目颁奖典礼上,亚军何冰娇手捧西班牙奥委会徽章走上领奖台,向半决赛因伤退赛的对手马林致敬。温暖的善举赢得了一致好评。乒乓球混双领奖台上,孙颖莎和王楚钦邀请朝鲜队和韩国队一起自拍合影。这个镜头在各国媒体上播出,成为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典场景。
自信而不失谦逊,开放又不失底线,“这个”年轻运动员也很有担当任务的能力。巴黎奥运会上,一些外媒频频就兴奋剂问题攻击中国游泳队。中国游泳运动员不仅用高频检测的客观事实来认识问题,也用胜利和实力回应了质疑。年轻运动员的雄心、活力和自信,生动诠释了新时代的中国精神。
三
信念来自热情的参与。
得益于奥运会的“溢出效应”,从乒乓球、羽毛球等群众基础深厚的“全民体育”,到近年来流行的网球、马拉松等大众体育项目,再到诸如滑板、攀岩、霹雳舞、冲浪等丰富多样的运动方式,吸引着越来越多追求健康快乐的参与者。
今年国庆前后举办的中国网球公开赛是中国网球热潮的缩影。 9月28日,郑钦文首次亮相中国网球中心当天,国家网球中心观众人数达到3.9万人,创下客流量新高。钻石球场人头攒动的场面堪比大满贯决赛,超高的上座率让不少外国球迷印象深刻。
中国网球公开赛、上海大师赛、武汉网球公开赛……今年,全国37个城市共举办了76场国际网球赛事,共有来自52个国家和地区的7400余名参赛者。奥运普及的网球“中国季”“群星璀璨,热度不减。赛场外,网球培训机构人潮涌动,运动器材销售也水涨船高。预计,中国网球运动员的数量将不断增加。” 2024年网球运动员将达到2381万人,较2023年增长10.2%;中国网球市场规模将达到367.5亿元,增长2023 年起 14.4%。
今年,体育的激情和魅力被广泛分享,“体育+”成为旅游消费新亮点。在贵州,“村BA”、“村超市”不断走出圈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自去年举办“乡村超市”以来,贵州省榕江县已接待游客超过1200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超过120亿元。
进入冰雪季节,冰雪运动、冰雪旅游在各地持续走俏。数据显示,2023-2024年冰雪季,我国冰雪休闲游客人数将超过3.85亿人次。预计今年冰雪季节游客将突破5亿人次。从冬奥会到即将到来的亚冬会,再到花样滑冰、大跳台等个人比赛,一系列冰雪赛事让“随赛事出行”成为更多游客的选择,掀起文旅消费热潮冰雪的“热”现象。随着体育强国建设的推进,中国人民正在追求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道路上前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1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