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届上海国际马拉松赛(以下简称“上海”)今日在外滩金牛广场开赛。来自40个国家和地区的3.8万名跑者参加了这场盛大的“城市派对”。
25岁的肯尼亚运动员基普丘巴最终以2小时05分35秒的个人最好成绩夺得男子冠军,大幅打破八年保持的2小时07分14秒的成绩。原创比赛纪录及中国男子马拉松最好成绩。埃塞俄比亚选手达涅以2小时21分28秒获得女子冠军。
“上海绝对配得上白金标签。上海是一座伟大的城市。明年再见!”基普丘巴赛后说道。
事实上,“打破PB”(打破个人最好成绩)似乎已经成为了当今的主旋律。无论是职业跑者还是大众跑者,“破PB”的好消息不断在朋友圈发酵。天气好、赛道好、氛围好、服务好……跑友们给出的评价是对所有辛苦付出的最好回报。
今天上午7时许,第27届上海马拉松比赛鸣枪了。
“205时代”推出“白金动力”成就
“赛道上的气氛很棒,人们都在为我加油。今天天气很好,温度合适,风也很小……”当被问及打破纪录的秘诀时,基普丘巴说道。
除了天时地利之外,还有最重要的“人与人”。基普丘巴的教练告诉记者,自4月份完成厦门马拉松以来,基普丘巴就全身心投入训练,备战比赛。 “他很努力,今天才来到这里打破纪录!”
肯尼亚选手基普丘巴获得2023年上海马拉松男子冠军。
基普丘巴是今年精英运动员的缩影。今年是马术获得世界田径白金标签认证后首次邀请国际精英运动员参赛。阵容很豪华。仅男子运动员中,至少有11名运动员有能力跑进“207”。高水平的赛事,加上高额奖金(国内马拉松冠军奖金最高5.5万美元,加上破纪录的奖金2万美元),“白金发射”也因此促进了国际顶尖选手的竞争。 ,他们互相引领,互相竞争,更容易取得成果。当天男子组第一组临近终点时,另外三名选手交替领先。获得亚军和季军的坦桑尼亚选手辛布和肯尼亚选手叶戈均打破了此前中国马拉松最好成绩2小时06分19秒。高手云集,竞争激烈,自然是上手加速。
“白金启动”正式进入“205时代”,毫无疑问成为国内最高级别的马拉松赛事。
一增一减只是为了更快
“优化后的赛道体验非常棒,马拉松就是这样,哪怕跳过一座桥,成绩也会有很大提升!”当天国内男子冠军吴向东跑出了2小时11分53秒的成绩。结果,他在赛后提到了这样一个细节。
吴向东,2023年上海马拉松国内男子冠军。
今年取得优异成绩的原因在于专业的赛事组织、精湛的赛事服务以及全上海的支持。
“上马”多年来一直致力于优化赛道,以期更好地帮助跑者创造“PB”。今年的上马赛道设计比2022年更具体验性和竞争力,在中国田径协会指定的国际B赛高级测量员的带领下,组委会花了一整夜的时间完成了2023年上海马拉松的路线测量。通过新增黄浦滨江、徐汇滨江两条滨江绿道,减少桥梁一座,增加了参赛者在赛事中后期的体验,也极大地促进了跑者比赛水平的提升。
例如,在龙华东路左转至富润路,然后右转至江滨路。为了找到最完美的线路,两个角区组委会测量了近10次。根据世界田径规定,马拉松赛道的误差范围有严格的要求——误差不能超过整个距离的千分之一,即每公里必须小于1米。
“虽然赛道牵一发而动全身,但它是一个综合性工程,必须统筹考虑。但哪怕是一点点进步,我们也会全力以赴,让‘发射’变得更好。”活动由组委会负责。人们表示。
与赛道一样,年度赛事的配套服务也在狠抓细节,力求精益求精。今年,赛事组委会优化了饮水站的整体布局,拉大了饮水间隔,让选手抢先。是时候找到适合自己的饮料了。 “上马,完全就是大满贯级别的!”来自山东济南的50岁李女士当天也创下了3小时51分钟的“PB”。 “一路上我看到了这么多的能源供应站和细致周到的保障措施,我总能从志愿者手中轻松收到水和食物。” “精美的奖牌、漂亮的完赛T恤、完赛拖鞋,100块钱的报名费带来了这么多福利,全球独一无二,分享”……
李老师在马上创建了一个PB。
因为上海,所以我上船了
“我一直想在上海跑马拉松,因为这座城市太迷人了。这次我很满意。”美籍华人王兵30多年前定居美国,现在是一名在硅谷工作的计算机工程师。他的最好成绩是3小时09分,这对于56岁的人来说令人敬佩,但更引人注目的是他的另一个身份——六星跑者。他在世界各地跑过30多场马拉松,其中包括著名的六大满贯。 “我以前来过上海,对这里的印象非常好。我很想在中国参加我的第一次马拉松!马匹是有名额的。”这是非常难得的,所以我很幸运也很高兴有这个机会成为一名跑步者。”
王兵提到的机会就是他这次参加的上海马拉松ITP赛事。该项目可以看作是一次综合性的“马之旅”,包括城市观光、餐饮、安排住宿、提供赛事服务等。上马希望通过这样的体育旅游项目,能够为参与者提供更好的体验服务,促进进一步发展上马及上海旅游业。据了解,本次共有来自6个不同国家的跑者报名参赛。
丹麦人托尔·罗诺也在其中。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就毫不犹豫地选择了上海,选择了上马。罗诺可以说是一位“马拉松旅行者”。旅行和赛马几乎占据了他生活的全部。据他介绍,20年前,他在哥本哈根开始了自己的“马拉松旅行生涯”。后来他去了73个国家,参加了300多场马拉松比赛。仅今年一年,他就参加了不同国家的21场马拉松比赛。 。当被问及选择骑马的原因时,他笑着说自己是被一张上海的照片吸引的,“那是上海的天际线,太美了。”
图片说明:马拉松开赛前一天,外籍跑友王兵(左一)、托尔·罗诺(左二)等外籍跑友参观了外滩等上海地标,提前体验了上海马拉松赛道。
确实,对于很多普通跑者来说,赛马不仅仅是跑步——他们还享受马拉松带来的一切。马拉松赛道也是一条文化赛道,也是一条经济赛道。对于城市来说,通过赛事带动旅游等“马拉松经济”的发展,提升城市知名度,获得赛事的社会溢出效应,也是城市举办马拉松赛事的重要驱动力之一。举办马拉松可以直接带来“流量”,带动运动器材、交通、餐饮、住宿等一系列消费。用一位参加马拉松的媒体同事的话来说,“如果马拉松跑得好,这将成为城市发展、扩大内需的新赛道。”
阔别四年后,27岁的尚马又回到了跑者们熟悉的地方。上海这座城市因为马的推出而注入了更多的生机和活力。海派魅力、国际化、精细化管理能力再次向世人展示,让人向往、敬佩。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82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