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氛围,似乎只要贴上“改革”的标签,就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有一句金句:“改革允许犯错误,但不允许改革失败”。
也就是说,我们宁愿进行错误的改革,也不反对改革的错误。改革不成,就会死路一条,血淋淋的,强者自断手腕,奋力杀出一条血路。
但中国职业足球改革30年之后,国足世界排名连年下降39位,已经变得可有可无。至少,中国的这场职业足球改革绝不是什么好事!
1.新中国足球是亚洲最好的足球之一
抗战爆发后,中华民国不再有国家足球队。新中国注重体育的基本经验是发展举国体制、着力建设国家足球队。也是如此。
新中国成立仅三年,国家足球队就成立了。然而1954年,为了抗议国际足联的“两个中国”,中国体育总会宣布退出国际足联。此后,它就没有参加过正式的国际比赛。即便如此,在各项邀请赛中,中国队在亚洲几乎没有对手。 1960年,中国国家队以6-0击败日本队。
1974年重返亚足联,1976年中国队首次参加亚洲足球杯并获得季军。 1979年重返国际足联。1981年1月4日,中国国家队参加世界杯亚洲区预选赛决赛。他们以4:2击败亚洲强队朝鲜队,又遭遇新西兰队1平1负。接下来,他们在亚洲赛区比赛。在地区半决赛中,他们以3:0击败亚洲杯冠军科威特,并以3:0击败亚洲新星沙特阿拉伯。然而,他们在附加赛中输给了新西兰队,无缘世界杯。 1984年尼赫鲁金杯赛,中国队再创奇迹,1:0击败世界杯冠军阿根廷队;在年底的亚洲杯上,他们再次获得亚军。
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中国国家足球队采用了全民体育模式。中国足球队的综合实力最好的时候排名亚洲第一,最差的时候排名亚洲第三。 1994年广岛亚运会,国足在四分之一决赛中2-0击败沙特阿拉伯,并在1994年夏天打进世界杯16强,国足无疑是亚洲顶级球队。
2、不进行职业化改革的女足继续取得佳绩
1991年,国际足联正式举办第一届世界女子足球锦标赛(女子世界杯每四年举办一次)。五年后,国际奥委会将女足列为第26届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到2002年,女子足球已成为正式比赛项目。已成功举办3届女足世界杯、2届奥运会。
中国国家女子足球队成立于1984年,由中国足协管理。迄今为止,中国女足并未走职业化道路,但战绩却十分出色。
1986年首次夺得亚洲杯冠军,并于1986年、1989年、1991年、1993年、1995年、1997年、1999年创造女子亚洲杯七连冠,15次参加亚洲杯,共获得9次冠军冠军1名,亚军2名,季军3名。二流。
参加亚运会8次,获得3次冠军、2次亚军、1次季军。女足于1990年、1994年、1998年连续三届获得亚运会冠军。
8次晋级世界杯决赛圈,7次参加女足世界杯,1次获得亚军,1次进入半决赛(不含前述亚军); 5次闯入奥运会,其中包括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1-2负于美国队。亚军。
2022年2月6日,中国女足在2022年印度女足亚洲杯决赛中以3-2击败韩国队,时隔16年再次夺得女足亚洲杯冠军。 2022年10月12日,2022年印度U17女足世界杯C组首轮,中国队2:1战胜墨西哥队,取得本届赛事的“开门红”。
女足姑娘们只挣维持生活的工资,其中上海女足收入最高。球员的月薪在1万元左右。算上每年的比赛奖金,主力球员最高年收入近20万元,平均球员年薪在10万元以上。这是该国女足球员的最高薪水。不过,她们获得了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女足亚军、1999年女足世界杯亚军、2022年女足亚洲杯冠军。中国女排被称为女排精神,中国女足被誉为“铿锵玫瑰”。
3、工资不高的县级足球队输给国安
泾川县文汇足球俱乐部成立于2013年,2021年8月4日在泾川县民政局注册,注册资金5000元,成立泾川县文汇足球俱乐部。
这样一支由足球爱好者组成的业余队伍从泾河畔的一个小县城出发,一路走来,在县、市、省足球比赛中获得一、二、三等奖等多项荣誉。 2021年中冠联赛,京川文汇参赛首次打入16强,并在决赛中排名第15名。
中冠联赛西北赛区于今年7月拉开帷幕,共有15支球队参赛。根据中国足协规定,本赛季中冠联赛前四名的球队将获得中乙联赛的参赛资格。 11月19日结束的足总杯第二轮比赛遭遇大冷门。 2-2战平北京国安后,京川文汇点球大战7-5击败对手,晋级足协杯下一轮。
这并不是足协杯历史上第一次中超球队被业余球队淘汰的情况。此前,2014年足协杯第三轮,两支中超球队同时被业余球队点球淘汰:一是当时的业余联赛球员武汉宏星(现已解散)点球4-3淘汰了当时在中超联赛的上海东亚(现上海海港,当赛季中超第五名);此外,同样参加业余联赛的苏州金福(现苏州东吴)在点球大战中以4-3淘汰。当时中超联赛的辽宁宏运(现已解散,当赛季中超联赛排名第10)。京川文汇是历史上第三支击败中超豪门的业余球队,同样是在点球大战中击败的。
4、朝鲜队足球不职业化,却依然残杀中国队
朝鲜男足是少数实行全国制的球队之一。他们风格浓烈,被称为“千里马”!中国足球于1994年实行职业化改革。1999年,上海申请承办四国邀请赛。朝鲜队吃不到免费午餐,就向酒店要了一些糖果充饥。但两次击穿中国队球门,击败了中国队。 2006年,一家中国体育公司为每位朝鲜球员提供了一件球衣。三年后,朝鲜队依然穿着这件球衣进军世界杯!朝鲜队队员的收入水平不会比朝鲜普通工人高出多少。
顺便说一句,叙利亚家庭常年遭受炮火袭击,连饭都吃不饱!就这么一支由厨师、司机、理发师等组成的临时足球队,竟然还秒杀中国国足!
五、对中国足球改革的三点思考
中国足球30多年的改革无异于一场巨大的丑闻。男足30多年的改革激发了三种思考:
一、男足改革不需要生产力标准吗?改革以来最流行的一句话就是“坚持生产力标准”! “别管黑猫白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按照这个逻辑推论,中国足球的血腥改革应该会大大增强实力!
不过,从1992年建立职业化道路到1994年中国足球实行职业化,当时的名称是甲A联赛。中国男足改革30年,国足世界排名从改革前的第40位连年下降到第40位。第79位(2022年10月6日国际足联公布的各会员协会男足国家队国际排名)。更可笑的是,中国国足还多次将球踢进自家球门!很难说这个排名有多少是《关硕》和《关心》的结果。
正如范志毅所说:中国国足看谁输,然后就没有人输!正如韩乔所说:“中国国足花了这么多钱,只是把每个球员都养胖了。”而且,涉及中国国足的各种离奇丑闻不断。说白了,中国国足已经烂到了骨子里,既羞辱了中国,也羞辱了足球。已经被万千人诟病了!
2、全国体制不是社会主义的独特优势吗?作为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社会主义国家,举国体制有其独特的优势。资本主义国家的体育运动可以采取全国性的体制吗?为此,中国足球在进行体育改革时,切不可盲目与国际接轨,导致“邯郸学习”失去根基。
中国目前参加奥运会的大部分项目,比如中国跳水、中国乒乓球、中国羽毛球、中国摔跤、中国举重、中国击剑等,都没有进行任何职业化、市场化改革?每个人都遵守的国家制度?不还是世界竞技比赛的强项吗?如果改革是给孩子洗澡,那么你倒掉洗澡水的同时,也不能把孩子也倒掉!
3、“伪改革”的“改革”标签是不是需要去掉?阿Q“投降革命党”,认为革命就是“我要什么,我喜欢谁,我就得到什么”。如果他愿意的话,他可以触摸修道院里的尼姑。可见,不光贴上“革命”的标签就是好事,至少贴上“革命”阿Q的标签不是什么好事。
同样,并非所有贴着“改革”标签的“改革”都是好事;有多少标榜“改革”的“改革”只是为了吓唬人,是“危险信号”。 “用纸覆盖的烂肉”;从中国男足的改革来看,很多所谓的“改革”都需要认真审视,对于祸国殃民的“伪改革”必须摘掉“改革”的标签。
总之,足坛三十多年的“伪改革”,作为一个反面教材,可以引发人们对“伪改革”的质疑和反思。或许,这就是它最大的贡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73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