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出于担心带孩子体检
这包括“微量元素检查”项目
但这有必要吗?
国家卫健委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加强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监督执法,微量元素检测不得作为体检等一般检查项目。
地方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儿童微量元素检测的监督执法,对违反上述规定开展检测的医疗卫生机构和医务人员,依法依规严肃处理。
那么为什么这项测试不再是人口普查项目呢?
如何避免体检等陷阱?
让科普指南带你一一了解吧~
微量元素检测的可靠性有限
微量元素在人体内的存在量非常微量,通常是指占人体体重0.01%以下的矿物质,如铁、硅、锌、铜、碘、硒、锰等。很大的作用。例如,铁与氧气的运输有关。缺铁的孩子可能会出现贫血、面色苍白、食欲不佳、头晕等问题。
国家官员给儿童微量元素检测泼了一盆冷水,一方面是因为这种检测方法的可靠性有限。
取孩子的头发作为测试样本。结果会受到头发是否清洁、长期使用的洗发水类型、头发的生长发育阶段等因素的影响;以指血作为检测标本,采血前所施加的酒精、碘伏等外界因素都会影响。元素也会干扰测试的准确性;静脉采血的检测方法相对更准确,但检测结果只能反映孩子采血时的营养状况,并不能代表一段时间内的微量元素状况。
另一方面,血液中微量元素的分布情况并不能反映全身的情况。
例如,人体内的铁主要存在于红细胞中,锌主要分布在肌肉和骨骼中,铜主要储存在肝脏中。血液检查只能反映血液中的微量元素,而不能代表整体情况,自然不能作为微量元素缺乏症的诊断和治疗标准。
许多医疗单位微量元素检测方法单一,检测结果对诊断参考意义不大。
仅凭一张不准确的微量元素检测单就给孩子各种“补充”,有些盲目。如果孩子的生长曲线在正常范围内,饮食正常,营养摄入均衡,基本不需要检测。早在2013年,我国就发布了《关于规范儿童微量元素临床检测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出“不宜将微量元素检测作为体检等一般检查项目,特别是婴幼儿”。 6个月以下。”
微量元素检测风靡,背后暗藏深奥
微量元素检测的趋势并非没有原因。比如很多药店先测试产品,然后再销售保健品,这是最常见的套路。
此外,还有不少商家出售“微量元素检测仪”。商家声称,孩子不需要抽血,只需用夹子几分钟就可以得到结果。搜索这样的探测器,在网购平台上只需要几百元,而且可以反复使用。
但这样的探测器真的可靠吗?
有家长花高价购买并评价。这个仪器不仅可以测试人的微量元素,还可以对所有物体进行体检,包括纸巾、湿巾、水,什么都能出结果。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黄洁玲说:“(用测试仪)准确度太差了。通过测试头发,我们可以了解人体中锌的状况,头发的质量、头发的清洁程度、头发的生长状况都会影响测试结果。”除了皮肤测试的不可靠性之外,头发测试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在当今精细化育儿的时代,父母非常疼爱自己的孩子,对微量元素的概念也有粗略的了解,所以理所当然地认为可以检测。结果,他们的孩子却白打了一针。引导家长正确认识微量元素检测,提高健康素养,还需要我们在相关科普工作中不断发力,做出长期努力。
这些“问题”不是疾病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近年来家长养育孩子的技术越来越成熟,儿童保健品市场蓬勃发展。当家长看到广告上提到“孩子不吃饭,可能是缺锌”、“孩子脸色苍白,应避免缺铁”等说法时,家长往往会从自己身上寻找问题。孩子们。
来源:长江日报 王春兰 摄
“其实,孩子的很多症状都是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常见现象,并不是健康问题。”武汉儿童医院儿童保健医生刘华表示,一些家长看到宝宝后脑勺头发少,或者没有头发,就担心孩子秃顶。长头发被认为是缺乏微量元素。其实,幼儿枕头秃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枕头太硬或太闷,让宝宝睡不舒服,经常摩擦导致掉头发;也可能是宝宝仰睡时间太长了。
有的家长发现孩子最近不爱吃饭,担心孩子缺乏微量元素。其实,这可能是因为最近食物品种过于单一,导致孩子食欲下降;或者孩子玩得太开心,对吃饭不感兴趣。只需调整喂养方式,就能帮助孩子恢复食欲。
广东省妇幼保健院儿科副主任柯海金也表示,看似因微量元素缺乏而引起的身体异常,与孩子是否缺乏微量元素并无必然关系。例如,儿童口腔溃疡、口角腐烂可能与缺铁、缺锌、缺乏维生素B有关,但有时睡眠不好也可能引起口腔溃疡、口角糜烂;儿童磨牙可能与缺钙引起的紧张有关,但更多的时候与口腔健康有关,龋齿、牙痛也会引起磨牙。因此,孩子的症状是否与缺乏微量元素有关以及缺乏哪些微量元素,需要医生进行全面的临床评估。
需要明确的是,并不是不能做微量元素检测,而是“除非诊断和治疗需要”不能进行。如果孩子确实出现严重营养不良等症状,仍需要根据医生的专业建议进行临床评估和治疗。对于微量元素轻微缺乏的孩子,专家建议补充。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副主任医师黄洁玲表示,这些元素主要从动物性食品中获取。例如,红肉、贝类、海鲜和坚果都富含锌。通过饮食多样化,不挑食,一般来说,不会出现严重的微量元素缺乏的情况。
还有哪些体检项目是不需要的?
除了“微量元素”检测外,实际上,孩子体检时这些项目并不一定需要。
1.智力测试——正常孩子不需要!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军表示,一些家长出于好奇或者想知道孩子的智商水平,给孩子进行所谓的智力测试。
测试智力的方法有很多种。我国医院使用的大致分为两类:
一种是筛查方法,另一种是诊断智力测试。
这两种方法听起来很科学,但问题是这些测试并不是用来测量智商的,而是用来检测儿童是否存在智力低下和智力发育问题。我们绝大多数的孩子发育正常,不需要做任何事情。
2.骨密度检查——如果孩子没有反复骨折就不需要!
孩子长得很快,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会不会缺钙,骨密度会不会跟不上。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儿科主任医师吴军表示,健康的儿童,如果没有反复骨折、骨骼畸形等情况,根本不需要进行骨密度检测。
从骨密度检查的目的来看,主要是评估和诊断骨质疏松症,预测骨折风险。它不能用来判断孩子是否缺钙。
3.幽门螺杆菌检测——不建议14岁以下人群进行!
当家人在体检中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后,家人往往想让孩子去做检查。
北京大学第三医院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于世刚表示,实际上,临床上并不建议14岁以下儿童进行常规幽门螺杆菌检测。
这是因为,与成人相比,感染幽门螺杆菌的儿童患上严重疾病的风险较低,包括消化性溃疡、萎缩性胃炎和胃癌,而且根除治疗的缺点也更多,包括抗生素选择有限和药物不良反应耐受性较差。
从这一点来看,微量元素检测确实没有必要
其实,只要饮食均衡,孩子一般不会出现严重的指标缺乏。
你怎么认为?
留言告诉科普吧!
第三届“广东省十大科学传播专家”
评选活动投票环节
经过两个多月的初选和科普作品展示
第三届“广东省十大科学传播专家”
评选活动
投票环节终于来了
本次网络投票结束后
换届大会即将开始
最终,在30名决赛入围者中
任命10名科学传播专家
你投票我也投票
你最喜欢的“科普明星”明天就“登场”了!
本次投票时间
8月30日24:00结束
快来为你最喜欢的候选人投票吧!
点击查看详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18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