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2019年中国美食纪录片热潮:从宵夜江湖到人生一串2的夏日盛宴

    今年4月发布的《中国纪录片发展研究报告2019》显示,2018年中国纪录片三大主题被命名为:改革开放、文化、美食。回望2018年,从央视到地方频道再到各大视频网站,有《舌尖上的中国》《法系大地》《生命弦》《老光的味道3》《源中国》《上海的《味道》等美食纪录片正在播出。

    2019年,美食纪录片依然火热。尤其是在炎热的夏季,不仅符合饮料、饮料等的促销时间,而且也是吃夜宵、地摊的时间点。视频网站纷纷推出重点美食纪录片。 7月2日,腾讯视频《至尊夜与湖》播出; 7月10日,B站《人生一弦2》播出。

    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

    《至尊夜江湖》海报

    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

    《生命之弦2》海报

    从“大话”到“大见”

    2012年,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一炮而红,豆瓣9.4分依然是美食纪录片的难度巅峰,这也掀起了美食纪录片的热潮,至今仍未退休。然而,从《舌尖上的中国》到现在的《生命的一弦2》,美食纪录片其实有两种不同的叙事模式。

    《舌尖上的中国》,包括陈晓庆加盟腾讯后央视推出的《风味地球》,都属于“大话大话”的叙事模式。中国的饮食文化博大精深。 “蒸、炸、卤、酱、烤”的门都学了。八大菜系享誉中外。其用料之广,技艺之纯熟,色香味之极,令其他国家望尘莫及。

    《舌尖上的中国》所指的是饮食背后的中华文化、传统和人情,正如一句话的思想,“山的味道,风的味道,阳光的味道” ,时间的味道,人情的味道,这些味道在漫长的岁月里与故乡、乡亲、古老、勤奋等混合在一起,然后混合在一起就是感情。”

    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

    《舌尖上的中国》,舌尖上的美食背后,是中国的人文与情感

    这种叙述方法是有难度的。导演不仅要懂食物、懂厨房,还要有深厚的人文修养。 《舌尖上的中国》的口碑压倒就是明证。巨大的成本投入(跨越中国)和漫长的生产周期(根据季节等待)是难以承受的。 《舌尖上的中国》有近200个制作团队,足迹遍布20多个省市自治区、100多个地方。采访超过300人,收录食物超过400种。 《香》第二集,50分钟的影片花费了分集导演和主创团队200多天的时间。我去了20多个城市,接触了136个人,调查并拍摄了120个小吃,仅拍摄的素材就有40T。整个拍摄的制作量很大,确实有钱的央视买得起。

    于是,很多美食纪录片采取了另一种叙事策略,“看大局”。不是关注广义上的中国饮食文化,而是关注地域、蔬菜、食物的划分种类和时间。比如分区,有《川味》《吃在江苏》《寻味顺德》《上海的味道》《风味原产地·潮汕》等,聚焦于某种相同具体的美食,比如《人生一串》(烧烤)、《世界一锅》(火锅),或者按饮食来划分,比如《早餐中国》和《夜夜》河流和湖泊”。

    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美食小视频30秒

    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

    火锅美食文化纪录片《天下一锅》口碑一般

    这种纵向叙事方式不仅可以实现与《舌尖上的中国》的差异化竞争,也是节省成本的好办法。 《人生一弦》两季的制作团队是两辆车,两个组,每组四个人。董事有十余人。两季整体拍摄周期基本控制在90天左右。 “用小博客”的成功模式。

    美食是核心,别沉迷于讲故事

    《至尊夜江湖》和《人生一弦2》都属于“见小”的美食纪录片,但播出后口碑却大不相同。目前豆瓣评分仅为5.2分。 《人生一弦2》也获得了9.1分。口碑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

    截至7月11日上午9点,《人生一弦2》豆瓣9.1分

    《至尊之夜与江湖》用夜宵+城市的纬度和纬线来构建叙事,并以夜宵为索引。探索。这个想法非常好。问题在于叙事要点偏了,犯了很多低口美食纪录片的通病:美食成了配角。

    无论是“大词”还是“小词”,当下的美食纪录片都难以逃脱“舌尖上的中国”的范式:在聚焦美食的同时,也探讨了人与食物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人与传统/文化的关系。这本书是可以理解的。毕竟,饮食中有文化。煮食物的人有他的感情,吃食物的人有他的人生故事。

    然而,只有依靠食物,这些情绪和情绪才能全部附着,才不会显得浮浮空虚,也不会显得老气横秋。通俗地说,美食纪录片的职责就是让食物香起来,挑逗观众的味蕾,让观众看得下去。能让观众流口水的美食纪录片,大多都成功了。但一旦食物部分不尽如人意,其他的就成了喧哗的“说教”。

    比如《圣域江湖》第一集讲述的是“生生沉阳”。 30分钟,主要讲6个宵夜故事,平均时长5分钟,但每个故事突出美食部分(包括做菜时的特写,科普怎么做)平均只有1-2分钟。也就是说,30分钟的时间,食物就剩下四分之一左右了。 《平坦的武汉》第二期,28分钟4个宵夜故事,节目组对那些“坦白”的生活故事依然感兴趣,食物和香味的存在感甚至不足四分之一。

    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美食小视频30秒

    《圣所》第二集第一个故事8分钟,食物特写不超过30秒

    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

    美食纪录片对文案的要求很高,必须有文学才华,但不能用成语来突出文本。比如“盖棺定论”就不是这样用的

    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

    那么其他时间你在做什么呢?它们都在讲述着小人物的人生故事和传奇。它正在移动。正是这种给读者喝鸡汤的动作。这是适度且常规的。这也是比较重要的。更何况,你为什么要讲鸡汤故事?食物和其他是割裂的,两者之间没有必然性,食物的特殊性没有体现出来。

    《人生弦2》比《圣所与江湖》高的原因有两个。一是文案真实、接地气、生动、有趣味、有生活气息。还有一点就是它对美食的拍摄比《至尊之夜》更加丰富细致。

    比如慢镜头特写的烤鲶鱼从筷子上滑落↓

    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_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

    火烤鲶鱼肉的特写,辅以微焦的滋补声。 ↓

    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

    通过快速剪辑展现大师手上的羊肉串。时而切换镜头,时而移动摄影,最响亮的奔涌配乐和各种调料的沙沙声,整个片段“都是色香味俱全”(原谅原谅(原谅原谅截图不能截掉)↓

    美食小视频30秒_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

    但坦白说,相比于作者个人的关心,与《人生一弦》相比,《人生一弦2》获得一星,目前两集8分。 《生命一弦》的特点是生活、营销、接地气。无论是烧烤店老板还是食客,各种小心、小动作、普通人的小乐趣,都能让观众开怀大笑。要么哭,要么哭。然而,这一切都是为了拍摄食物而永恒,并自然地流露出来,它是真正的从食物到人。

    但《人生一弦2》给人的感觉是:每期时长变长了(《人生一弦》平均每集30分钟,《人生一弦2》前两集平均45分钟)分钟),但对美食的描绘不仅没有增加,而且也没有更精彩。相反,食物部分就比较少了。同时,摊主和食客的生活故事也拉长了,有很多各种插入的活生生的叙述。有人评价《人生弦1》:“没有多余的煽情故事,没有繁琐的研究噱头,这部电影的制作风格就像一位粗犷而率真的厨师。”豆瓣写了一条短评,“这一季……有快进。”

    晚上,我们走进烧烤摊。昏暗的灯光、拥挤的小桌子、烟雾缭绕、声音喧闹……我们忍受着环境的轻微不适,忍受着不太卫生的烧烤,画面是一位好厨师奉献给我们的人生传奇。毕竟这是一部美食纪录片,而不是“讲述你的故事”。

    趣味生活美食小视频_趣味美食挑战的视频_美食小视频30秒

    不管怎样,谢谢你的治疗

    本期编辑杏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4488.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