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学校营养餐浪费严重:中小学生人均浪费216克,每年总量达7780吨

    家里有上学孩子的家长总是担心孩子中午吃不好。这个答案或许会让家长们更加担心——学校的营养餐浪费严重,尤其是主食和蔬菜。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近日发布的《中国城市餐饮餐厨垃圾报告》显示,城市餐饮餐厨垃圾总量惊人,中小学生餐厨垃圾明显高于城市餐饮垃圾平均水平。学生人均营养餐浪费量为216克,约占供应量的三分之一。

    王林根,博士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的研究人员分析,学生对校园就餐不满意,缺乏良好的饮食习惯和饮食教育是造成食物浪费的主要原因。

    每年废弃物总量约为7,780吨

    高考营养餐搭配学生餐_高考学生营养菜单_高考学生的营养餐

    校园餐饮浪费有多严重?王林根表示,这些数据看起来“令人震惊”。

    中科院课题组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现场称重等方式走访了大城市的中小学校、学生和营养餐企业。通过对学校食堂样本采集和测算,全市中小学生人均餐食浪费量约为130克,浪费率为22%。从浪费食品构成来看,主食和蔬菜是主要品种,分别占总量的45%和30%;肉和汤分别占15%和10%。

    王林根说,以此计算,全市中小学生校园餐饮每年浪费总量约7780吨,相当于经济损失1.6亿元,浪费粮食占地约28万公顷耕地。

    “这只是一个平均值。”王林根说,“中小学的餐饮供应方式大致可分为盒饭、自助餐和套餐三种,其中以营养餐盒的浪费最为严重。”

    “人均盒饭食物浪费高达216克,相当于扔掉三分之一的营养餐。作为校园营养餐的主要供给方式,盒饭的巨大浪费无可厚非。与旨在提高学生体质的校园营养餐计划背道而驰。”王林根告诉记者。

    高考学生营养菜单_高考营养餐搭配学生餐_高考学生的营养餐

    调查中,他们发现了这样一个现象:虽然校园营养餐搭配合理,非常方便,但不少中小学生宁愿走出校门,吃外卖、烤肉串等口味重的食物。调查显示,超过一半的学生更喜欢在校外就餐。 38%的学生选择大众化餐厅,27%的学生选择西式快餐店,17%的学生选择中式快餐店。

    为什么要追求远而不是近呢?王林根表示,“不爱吃”可能是主要原因。在校园餐饮满意度调查中,只有14%的学生对校园餐饮表示满意,53%的学生认为餐饮的口味和质量有待提高,33%的学生直接回答“不满意”。

    “不喜欢吃”更“难吃”

    营养餐“味道不好”是有原因的。 “午餐的营养餐一般是上午9点左右准备的,而且由于成本原因,大部分餐饮公司都在城外。上午10点以后,我们开车到市区,开车到城里,需要一两个小时。”到达学生手中时,尽管有保温设施,但还是热气腾腾,但炖菜里还是有一股‘饭盒味’。”王林根说。

    同时,由于健康原因,营养餐清淡、口味不丰富,这也让一些挑剔的孩子觉得难吃。

    营养膳食缺乏多样性、缺乏灵活性是原因之一。调查显示,39%的学生选择“品种太少”,30%的学生选择“口味差”。 “此外,食品价格、卫生条件、菜品大小等都对学生就餐满意度产生一定影响。”王林根说道。

    我不喜欢营养餐,转而在校外就餐。 “这使得学生的饮食行为无法得到有效监管,可能会引发食品安全等一系列隐患。”王林根说。

    “我们做了研究,发现如果分成小份,浪费的比例会比较小。目前,一些餐饮企业也开始对菜品进行改进,比如增加凉菜的比例,省掉了菜品的比例。”热菜二次烹调、增加食物品种等。”王林根说道。

    农业农村部食品与营养发展研究所研究员王东阳表示,一方面,餐饮行业可以根据学生个体的身体需求,提供精准定制的营养餐;另一方面,需要培养中小学生科学的饮食观念,供需双方共同努力减少校园餐食浪费。

    多问少教

    高考营养餐搭配学生餐_高考学生营养菜单_高考学生的营养餐

    在走访中小学时,调研组还发现了一个现象:不少中小学生眼界广阔,名山大川都看过了,但对粮食作物却分不清。 “这节课很欠缺,很多学生分不清小麦、韭菜等农作物,对当前粮食短缺的情况了解甚少。”王林根说道。

    同时,“家庭在养育过程中盲目满足和过度迁就孩子的食物口味和喜好,忽视了健康饮食习惯和营养知识的培养,也导致青少年在食物选择上缺乏合理的判断标准。” ”王林根说道。

    根据调查学生的饮食行为,发现44%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挑食、偏食现象。其中,女生偏食发生率高于男生。

    而从行动上看,只有19%的孩子有打包食物的习惯。当谈到通过自己的行为减少浪费时,“这个教训还很遥远,”王林根说。

    这节课我该怎么补?中国营养餐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孟庆芬表示:“食教对于儿童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让孩子了解食物、珍惜食物、学会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是食教的关键。教育的根本任务。父母是孩子饮食习惯形成的第一责任人。不挑食、不偏食、合理膳食的良好饮食习惯需要家长、学校、社会的不懈努力。饮食教育应成为健康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目前,我国的食育教育正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孟庆芬说。 “从孩子能简单说话和交流开始,我们就要有意识地灌输所有食物的来源、制备方法、营养价值,以及如何吃、吃多少。以及其他知识。潜移默化地让他们认识到偏食的危害,自觉做到饮食均衡。孩子接受“食教”后,可以终生延续健康的饮食习惯。 ”

    孟庆芬介绍了日本、美国等国家的经验,“在日本,2005年颁布的食育基本法规定,日本民众从幼儿园到中学必须接受食育教育。该法序言规定,应将食育视为生存的基础,视为智育、德育、体育的基础。在美国,越来越多的学生在学习。学校已开始购买更多当地食品,并为学生提供强调食品、农业和营养的支持性教育活动。一些州已禁止中小学向学生出售高热量碳酸饮料和薯条等垃圾食品。食育不仅仅是饮食教育。而食德育人教育是值得推广的教育理念。”孟庆芬说。

    《光明日报》(2018年4月3日第10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20069.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