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平凡,又最神奇,但实现起来很容易却很难。”细看五年来的骄傲时刻,普洱学院进步的脚步、奋斗的身影、创新的教师、充满激情的人才、无私奉献的感人故事……这一切都汇聚成学校的精神。发展的自豪感和信心。
党建引领“开花结果”
普洱学院始终坚持以党建为先导,以党建为重点,抓好党建促发展,不断加强党的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建设,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端正的政治生态和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
学校党委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学习贯彻习近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新时代、党纪学习教育等,持续推进基层组织规范化、规范化,层层压实工作责任,教师党支部书记“双领”培养工程已大力 实施的。基层党组织和党员作用显着增强。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制定并正式颁布《普洱学院章程》,进一步完善“三重一”决策机制,建设具有普洱特色的大学适合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国立大学的学院。现代大学制度。
2022年召开的普洱大学第二次党代会,吹响了建设省内一流、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国立大学新征程的号角。学校秉承“团结拼搏、开放包容、守边发展、争创一流”的普遍精神和“夯实基础、和谐创新、砥砺前行”的校训”。目标明确、路径明确,推动办学水平不断提升。
近五年来,普洱学院“石榴花”党委被云南省委教育工委评为云南省普通高校“党建工作品牌”。被批准为省委党建工作品牌、省示范院系党组织。 、10个省级模范党支部、1个省级教师党支部书记“双领军”工作室,党委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连续三年被评为“好”。
学科建设“不断攀登”
普洱学院在省委、省政府、省委教育工委、省教育厅的领导下,注重内涵建设,围绕“本土化、区域化、应用化、国际化”学校定位,优先配置资源,保障教学。深入推进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探索职业大学一体化培养机制等,按照多元化、分类发展的步骤,形成优势特色学科专业协调发展模式。新兴交叉口已逐步建设。
近五年来,普洱学院共有29个专业被评为C级,烹饪、营养教育等5个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茶学专业被评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为省级新兴专业,智慧农业被列为省级新兴专业。云南省新兴学科培育点;立项省级课程项目10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与澜沧县职业高中联合开设的烹饪与营养教育专业、与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开设的酒店管理专业被列入第一批“3+2”高层次综合培养改革试点专业“3+4”中层综合培养试点专业。
教育教学“立德树人”
培养高素质人才是大学永恒的核心使命。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普洱大学加强“三风”建设,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持续推进产教融合协同育人。与东软集团合作建设全国首个“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持续加强与中科院西双版纳热带植物园、洲际酒店集团等单位育人合作,共建设人才197人与地方政府、企业建立产教融合培训基地。
五年来,普洱学院累计培养毕业生17050名,毕业生年终就业去向落实率保持在97%以上。考研录取率逐年提高,涌现出“优秀宿舍”、“优秀班级”等优秀群体。多名学生进入中国科学院、泰国清莱皇家大学等国内外著名大学深造。学校被评为2019年全省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和2022-2023年云南省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示范单位。学校国家啦啦队多次在世界级和国家级比赛中取得佳绩。被国家体育总局体操管理中心、国家啦啦操委员会授予国家啦啦操集训队共建单位和“国家啦啦操特殊贡献”称号。 2021年世界啦啦操锦标赛上,普洱学院啦啦队获得集体花球第三名。这是中国队首次在世锦赛上获得该项目的奖牌,实现了“零” “突破。
普洱学院努力促进学生德、智、体、艺、劳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建成“一带一路”国际创新创业中心,建立“普洱大学老挝留学生创新产业园”。五年来,开展各类创新创业培训38期,累计培训9200余人次,立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224个。 +”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竞赛荣获国家级铜奖1项、省级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12项。学校荣获优秀组织奖3次。
人才队伍建设“引进、教育、共享”
普洱学院始终坚持“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原则,按照“立足培养、加大引进、培养队伍、成名师”的工作思路,形成了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人才济济的教师队伍。一支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教师队伍。
五年来,普洱大学深刻把握人才引领发展大势,加强顶层设计,创新人才机制和制度,瞄准高质量发展,深度融合学校人才优势,大力开拓外部资源,充分发挥人才效能,全面推进人才引进和共享。高水平开展工作,聘请刘中华院士等96多名学科精英担任客座教授、特聘教授,培训各类教师6000余人次,培养“双师型”教师170余人并得到认可。迄今为止,学校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国家高层次人才。计划人选、“云岭工匠”等各类人才30余人。
社会服务“不停歇”
“服务社会”是普洱大学办学特色的历史渊源。普洱学院聚焦党和国家重大战略需求,聚焦云南省“3815”战略,坚定不移走应用型教育道路,积极融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共建紧扣“一带一路”格局,持续优化学科生态,把学校打造成服务地方的骨干力量、重要的科研基地、服务乡村振兴的尖端骨干力量,展现新成就并做出新的贡献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五年来,普洱大学不断深化科研机制改革,持续完善科研经费管理制度,逐步形成规范、科学、独立、宽松的科研环境。二是科技成果质量不断提高。获云南省科技进步奖特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1项,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项,三等奖1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个奖项;获批国家、省部级项目60余项,批准经费3000万元。同时,依托老挝研究中心、云南咖啡品质优化与价值提升公共科技服务平台、普洱绿色经济发展研究院等国家、省、市平台,围绕省、市特色产业链,政府、学校、行政、企业联动,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探索联合科研新模式,为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先后承办“中国仲裁周”、ACS国际分会亚太区首届大学生学术海报大赛、“赢普洱”中式糕点师、中式厨师专业技能大赛等大型赛事或活动大赛,充分发挥云南工匠学院普洱校区的聚集功能,建设网上工匠学院,承担电工、茶艺师、糕点师等22个工种、多名万人次 多次参与普洱古茶树资源保护立法、景迈山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工作。举办年度绿色经济论坛,共同推进普洱国家绿色经济实验示范区建设,定期开展校园开放日和校园活动。马拉松、校园民族啦啦操邀请赛等活动进一步增强文化服务和辐射能力,社会影响力持续扩大。
立足区域、服务地方、贴近行业、实现良性互动、推动内涵式发展成为学校的鲜明特色。五年来,普洱学院与各级地方政府、科大讯飞、华大基因、东软集团、云南师范大学、湖南农业大学等推进“政、产、学、研、用”合作,与普洱市政府合作共建“双校”。 “创新基地”被评为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
普洱学院充分发挥人才和教育技术优势,通过科技、产业、文化、教育等精准扶贫,帮助定点帮扶点顺利脱贫,连续七年在定点帮扶工作评估中获评。以良好成绩,2人被评为云南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云南省扎实开展“体育美育渗透行动计划”和学科教学工作。派出近百名师生前往江城县、孟连县开展志愿援助,并邀请专家团队为4个县培训430余名新高考骨干教师,有效缓解了师生短缺的问题。指定学校音乐、体育、艺术等学科教师,积极促进边疆民族地区教育和经济社会发展。
对外交流“硕果累累”
普洱地处祖国西南边陲,战略地位特殊,区位优势得天独厚。普洱学院整合多重优势,加强对外合作与交流,有力提升学校综合实力,取得良好成效。
五年来,普洱学院抓住中老铁路开通带来的绝佳机遇,积极融入“留学中国·留学云南”计划,深入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澜沧江-湄公河流域教育。每年获得普洱市政府奖学金50个、思茅区政府奖学金10个、校级奖学金50个,共招收澜沧江-湄公河国家留学生350余名。
普洱学院坚持开放办学,与泰国清莱皇家大学、老挝国立大学等高校合作。与中国农业大学合作开展的“澜湄国家产业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示范”项目获批省首批人才培养。该工作示范项目得到了省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建设“国立大学”的支持。培养近千名高素质英泰、英老双语人才、汉语国际教育人才。通过与企业深入对接,推动产教融合发展,不少毕业生参与中老铁路建设,就业到中老铁路沿线旅游、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等岗位。老挝留学人员已成为老挝各界的骨干和精英,为中老文化贸易交流积极贡献力量。老挝语、缅甸语、泰语等东南亚非通用语言专业人才培训,因其符合时代需求而备受就业市场青睐。毕业生年终就业率连续多年保持在99%以上。
五年来,普洱学院积极推动国际学术交流,成功举办“数字赋能、共赢发展”澜沧江-湄公河流域国家资源经济合作暨数字人才联合培养论坛,邀请小约翰·科布院士出席。团队及专家来校进行学术交流,被批准为“中老茶树资源数字化保护与种质创新应用国际联合实验室”和“云南省中老国际联合实验室”能源矿产分析与技术创新研发中心”。
随着国际化教育的推进,普洱大学还与东软教育科技集团、老挝苏发诺冯大学联合成立了全国首个“一带一路”数字产业学院,重点培养高素质应用型数字人才对于老挝和其他国家。赋能中老合作迈入数字时代。
星光不会让旅人失望。站在新的征程上,普洱大学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围绕省委“3815”战略发展目标,全面落实云南省教育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学校第二次党代会确定的目标,在解放思想的同时统一思想思考,在凝聚共识的同时科学决策,在团结奋进的同时艰苦创业。要着力夯实基础、发挥优势、补齐短板和强项短板,推动高质量内涵发展向纵深发展,让改革更精准、工作更精细、服务更精细,进一步促进学校高质量发展,努力全面建设省内一流、高水平、特色鲜明的应用型国立大学!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78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