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乡中心小学位于素有“村巴”发源地之称的大班村。距离“Village BA”体育场仅约200米,目前有837名学生。
2011年,李海调到该校任教。他很快发现球场上几乎没有女孩子打球,于是萌生了教女孩子打球的想法。 2012年,他在学校开设了篮球班,为喜欢打篮球的女生提供指导。 “我每天早上都来学校打篮球,女生们听到我打球的声音后,就一起来打球。我教她们运球、传球、投球,然后逐渐增加对抗训练。”他说。
在李海的指导下,姑娘们逐渐掌握了基本的篮球技术和知识。
2013年,李海得知黔东南州凯里市第一中学初中正在招收具有篮球天赋的学生后,他立即带着两名女生参加选拔。两名女生在试训中表现出色,能够与男生竞争,最终被录取。
第一次尝试的成功让李海深受鼓舞。 2014年,大班乡中心小学女子篮球队正式成立,他继续负责球队的日常管理和训练。
李海不是科班出身。为了带好球队,他给自己充电,提高自己的篮球教学能力。他还以身作则,坚持每天练习,为学生树立榜样。此外,他还利用篮球教学视频来纠正和规范学生的技术动作。
实战训练是李海篮球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黔东南州素有“百节之乡”之称。每个节日都必须有一场篮球比赛。只要有女篮比赛且条件允许,李海都会带球员参加。赛后他会总结经验和不足,并努力改正。 ,“周围的城镇和村庄我都去过了。”
3月25日,大班乡中心小学的李文文(前右)在“村BA”决赛开始前与朋友们打球。新华社记者 李嘎 摄
龙超芳,23岁,大班乡阳坊村人。她从小学五年级开始跟着李海练习篮球。她目前是贵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大三学生。 “李老师曾经带动我们去周边村庄比赛,在实战和激烈的对抗中,我们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技术水平也逐渐提高。”她说。
进入大学后,龙超芳入选学校女篮,并参加了中国大学生篮球联赛贵州省选拔赛等赛事。 “篮球丰富了我的生活,让我有机会去更好的学校学习。”龙超芳说:“刚开始打篮球的时候,我心里有一种自卑感,但随着篮球技术的提高,我变得更加自信,性格也变得更加开朗。”
李海的篮球教学之路并非一帆风顺。起初,一些家长担心练习篮球会影响学习,所以反对孩子加入篮球队。
为了让家长放心,李海在注重培训的同时,还密切关注队员们的学习成绩。每次考试后,如果有队员成绩下降,他会及时进行监督和教育;如果团队成员的表现有所提高,他就会给予适当的奖励。李海告诉家长,打篮球不仅可以增强体质,还能让孩子积极开朗。
经过反复劝说,李海得到了父母的支持。目前,大班乡中心小学已组建了四、五、六年级女子篮球队,并正在筹备组建低年级女子篮球队。
记者近日在学校看到,课间篮球场上有不少小女生活跃。传球、突破、上篮,他们动作干净利落,玩得很开心。
李海介绍,2013年以来,该校已有11名女生升入凯里一中初中篮球特长。她们大多已成为学校女篮的主力。 “看到山里的女孩因为篮球改变了生活,我感到高兴和欣慰,”他说。 (记者 郑明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36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