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州马拉松在一声枪响中拉开帷幕。 (图片来源:广州马拉松组委会)
诞生于2012年的广马,已迈入第十个年头。从初出茅庐到夺得“双金”,从116小时填满名额到14万人抢夺3万个参赛席位,从70%以上的完赛率到875人三破马拉松,广州马拉松变得更加在过去的十年里更受欢迎。嗯,也越来越快。下面,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将通过一系列数据与大家一起回顾广州马拉松的精彩十年。
历时6年打造“双金”赛事,项目设置日趋专业。
广州马拉松创办于2012年,自2014年起,广州马拉松连续多年荣获中国田径协会金牌赛事。 2018年荣获国际田联金标赛事称号,正式晋升为国内“双金”赛事。 2018年至2020年连续获得金牌赛事。连续三年荣获国际田联金标赛事,入选“跑中国”马拉松系列赛,成为中国马拉松大满贯创始成员,被评为中国马拉松传播最具影响力的赛事。这是中国发展最快、最具成长性的赛事。马拉松赛事。如今,广州马拉松、北州马拉松、上马马拉松被不少国内跑者誉为“人生必跑的三场马拉松”。
目前,国内高水平马拉松赛事的项目设置日趋专业,北京马拉松和厦门马拉松已成为唯一的全程马拉松赛事。广马在哪里?南都大数据研究院自2012年起编制了广州马拉松的项目设置和参赛规模。
在比赛项目设置和参赛人数方面,广州马拉松与国内其他马拉松赛事一样,也在不断优化和调整。资料显示,首届广州国际马拉松创办于2012年,比赛日期为11月18日,起点位于花城广场,终点位于海心沙。首届广州马拉松设全程马拉松、半程马拉松、10公里、迷你跑四个项目。其中,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分别分配了3000个和2000个名额。当时有跑友在采访中担心是否会有3000人。能够完成全程马拉松42.195公里。
2013年,二级广马全面升级。比赛路线进行了调整,展示珠江两岸最具岭南风情、时尚的景点和人文风情。央视体育频道进行了2个多小时的全程直播。比赛项目也减少到3个,并取消了10公里。
2014广州马拉松于11月23日举行,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规模分别增至5000人。 2015年广州马拉松于12月6日举行。今年,广州马拉松扩大了参赛人数,参赛总人数达到3万人,全跑和半程赛事规模分别增至1万人和7000人。
2020广州马拉松在一声枪响中拉开帷幕。 (图片来源:新华社)
经过六年的发展,广州马拉松于2017年取消了迷你马拉松,仅保留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全程马拉松名额18000个,半程马拉松名额12000个。除了2020年半程马拉松赛事暂时取消外,近期赛事都维持了这一设置。从2018年开始,马来西亚的名额也增加到2万个。尽管自2015年以来,广马总规模一直维持在3万人,但全程马拉松名额不断增加,从第一届的3000人增加到近年来的2万人,增加了近7倍。
第一期名额在116小时内就被填满。今年,已有超过14万人成功预登记。
广州马拉松越来越受到业界的认可,赛事设置也越来越专业,吸引的跑者数量自然也随之增加。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整理了近年来广州马拉松报名人数和获奖率数据。
数据显示,前两届广州马拉松报名采取先到先得的原则。首届广州马拉松在官网启动报名后,仅用时116小时,四个项目共计2万人报名,创下了当时国内赛事最快纪录。
广州马拉松从2014年第三届起开始通过预报名抽签确定报名名额,当年报名总人数不足5万人。 2017年,已吸引超过71,000名跑者报名。全程马拉松的胜率约为41%,半程马拉松的胜率接近30%。一年后,这一数字分别下降至 28% 和 26%。 2019年,广州马拉松报名参赛选手近12万人。除少数直接名额和赞助商名字外,大部分跑者都参加了抽签。全程马拉松和半程马拉松项目的获胜率仅为20%左右。
2023年,广州马拉松24小时报名人数突破10万人;据广州市体育局统计,本届广州马拉松共有140846名跑者报名,创下历届广州马拉松报名人数新纪录。其中全程马拉松报名人数为86155人,胜率约19%;半程马拉松报名人数为54691人,中标率约为16%,双双跌破20%。
超过14万人报名参加广州马拉松是什么概念?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对近两年国内一些热门马拉松赛事的报名人数进行了梳理和对比。
数据显示,今年广州马拉松的报名人数与西安马拉松相当,但西安马拉松的规模为3.5万人,比广州马拉松多了5000人。杭州马拉松和上海马拉松的报名人数比广州马拉松略多,规模也比广州马拉松多了6000人和8000人。同样拥有3万人规模的“国马”北马,注册人数比广州马少了近万人。从铺天盖地的报名数量不难看出,国内外跑者对广州马拉松的热情和高度认可。
另一方面,短短十几年时间,广州马拉松报名人数呈指数级增长,也体现了社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变化。体育正在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75%完成率到875名跑者破三,十年见证广州马拉松跑得越来越快
日益火爆的广州赛马竞技水平能否同时提升?南都大数据研究院整理了一些中国运动员在国内比赛中取得的优异成绩。
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广州马拉松,已有9名中国运动员在国内多项赛事中跑完210米,其中两项定在2019年广州马拉松。四年前,董国健以2小时09分00秒的成绩获得2019广州马拉松男子国内冠军,国际排名第四。彭建华以2小时09分57秒的成绩获得国内亚军、国际第六名。两人的成绩均达到东京奥运会男子马拉松标准。尽管今年中国优秀运动员在马拉松比赛中屡创佳绩,何洁、杨绍辉分别在无锡马拉松和日本福冈马拉松上两次打破全国男子马拉松纪录,但董国健、彭建华在今年的马拉松比赛中取得的成绩四年前的广州马拉松,竞争也非常激烈。
国内顶尖运动员展现了广州马拉松的速度,但大众跑者呢?南都大数据研究院分析了一些热门事件的“三断”情况。
破三是指能够在三小时内跑完全程42.195公里的马拉松比赛。一项赛事中,有多少选手破三分往往是衡量其整体水平的重要指标。今年已结束的北马、上马马拉松、新马马拉松三项赛事中,突破三项的人数均超过千人。 10月底北马三项马拉松突破人数达到2402人,创下国内马拉松赛事新纪录。 2019年的广州马拉松,破三的人数也超过了800人,当年仅比北马986人少了100多人,比上马和西马都多。如果把这个数字放到今年,依然能进入前五,甚至比年初的厦门马拉松还多了60人。
2020年广州马拉松跑者跑过猎德大桥。 (图片来源:南方都市报)
据统计,2012年首届广州马拉松,全程马拉松1833人完成,半程马拉松1950人完成,完成率为75.7%。 2014年,总完工率提高至91.96%,此后一直保持在90%以上。 2019年甚至达到了98.56%。也见证了875名选手破三,两名中国精英运动员董国健、彭建华跑进210。随着跑者水平越来越高,保障服务越来越好,有多少人能跑进210,值得期待。 2023年广州马拉松破三。
包光马游阳城,多个“第一”擦亮名片
跑马拉松往往是衡量和了解一座城市最直接的方式之一。此外,依托赛事带动吃、穿、住、行、游、购、娱等方方面面,背后还有巨大的消费市场。不言而喻。据上海马拉松组委会统计,2019上海马拉松带来直接经济效益3.28亿元,间接经济效益高达11.45亿元,税收6794.09万元。
“一场赛马过后,你会爱上一座城市。”在进一步推动全域旅游、高品质旅游发展过程中,结合旅游资源优势,打造特色体育旅游品牌,正逐渐成为不少省市文旅融合发展的亮点。中国,广州也不例外。为方便参赛者在跑广州马拉松的同时领略羊城风情,广州马拉松组委会连续几年为参赛者提供专属礼包。
以今年为例,12月8日至13日,广州马拉松参赛选手凭报名身份证(护照)和号码布或接送单,可在广州市区相关景点、酒店、餐厅享受多项独家优惠。 。例如,您可以免费参观南越王博物馆、陈家祠等5个具有广州地域文化特色的旅游景点。还可以50-20%的折扣参观广州塔、正佳极地海洋世界、御印山房、珠江夜游。以及其他景点和项目。同时,广马玩家还可享受25家星级酒店优惠价格、延迟退房等专属服务。 12月10日,广州马拉松选手还可以凭号码布免费乘坐广州地铁各线路。
另一方面,南都大数据研究院也梳理了往年广州马拉松赛内外的诸多“第一”,见证了其十年的高质量发展。
这些无数的“第一”擦亮了广马的名片,积累了广马的声誉。着眼2023年,开赛前夕,广州马拉松组委会首次公布了赛事吉祥物。它以羊为造型,凸显羊城文化的丰富多彩。身穿以“木棉红”为主色调的运动服,活力十足,灵动可爱。随后,吉祥物的名字被从世界各地征集。最终,具有岭南特色的“乐乐拉”脱颖而出,还被赋予了“麻辣小羊”的绰号。
据了解,本次比赛中最受欢迎的名字包括“莱莱拉”、“麻辣小羊”、“阿超”、“拉子”、“晓光阁”、“飞洋”、“富洋洋”、“喜虫虫”。 。获奖词“Lela”代表着健康、干练、充满活力、充满励志正能量。绰号“马拉”与马拉松相对应。 “老”与小羊羔的形象相呼应。粤语发音与英语“GO”相似。 “Mara GO”具有马拉松的气势,与广州马拉松的吉祥物相似。主题契合度高。
出品:南都大数据研究院
数据收集与分析:陈泽然、沉宏远
制图:何欣、张博
数据来源:国家体育总局、中国田径协会、广州市体育局、相关赛事组委会及官方网站、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32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