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决赛:巩立姣连续第三次夺冠,中国体育代表团奥运冠军风采

    9月29日,杭州亚运会女子铅球决赛在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举行。图为中国队选手巩立姣在比赛中。

    环球时报记者 崔萌 摄

    北京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_杭州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_杭州亚运会举重场馆

    9月27日,徐立佳(右)在宁波象山亚洲帆船中心采访中国帆船帆板队队员。

    人们的愿景

    杭州亚运会举重场馆_北京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_杭州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

    9月25日,中国队参加杭州亚运会赛艇女子四人双桨决赛,获得金牌。

    本报记者 张武军 摄

    9月29日晚,在浙江杭州奥体中心体育场,中国体育代表团运动员巩立姣走上本届亚运会赛场。巩立姣以19.58米的成绩获得女子铅球冠军,连续第三次夺得亚运会金牌。作为东京奥运会冠军,这是她第四次参加亚运会。

    杭州亚运会中国体育代表团拥有36名奥运冠军,他们与队友一起在赛场上奋力拼搏。还有一些退役奥运冠军以不同身份参加亚运会,在亚运会上书写自己的故事。

    团结起来为国争光

    杭州亚运会举重场馆_北京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_杭州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

    杭州亚运会,中国乒乓球队获得女子团体冠军。从小组赛到淘汰赛的5场比赛,孙颖莎出场4次。团体赛结束后,她再次披挂上阵,继续参加女单、女双、混双三个项目。

    从2018年青奥会上崭露头角,到2021年随队夺得东京奥运会女团冠军,孙颖莎逐渐成长为中国女乒的主力。第二次参加亚运会,她表现稳定,与队友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我们团结一致,我们的目标是为国家争光。”孙颖莎说道。

    作为赛艇女子四人双桨队,崔晓彤、路阳、张玲、陈云霞自2019年组队以来,在奥运会、世锦赛、世界杯决赛等多项赛事中都获得了冠军。杭州亚运会,四名队员表现出色,在比赛中以较大优势夺得冠军。当亚运金牌挂在胸前时,姑娘们高兴又清醒。 “这枚金牌对我们来说意义重大。我们将继续努力,刻苦训练,为2024年奥运会做好准备。”陆阳说道。

    杭州亚运会举重比赛即将开始。东京奥运会冠军陈丽君表示:“举重是一项挑战极限的项目,我力争在杭州亚运会展现自己的实力。”即使达到了顶峰,他仍然追求卓越。陈丽君不断调整自己的竞技状态,为亚运征程积蓄能量。

    勇敢超越,追求梦想

    “没有什么比梦想更值得坚持的了!”巩立姣在东京奥运会上获得女子铅球金牌后的这番话令人鼓舞。这次亚运会之前,她把微信头像换成了今年田径世锦赛第三名的照片。 “我想用遗憾的画面提醒自己:追求梦想还要继续,奋斗还要继续。”

    杭州亚运会是中国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参加的第四届亚运会。作为乒乓球“双圈大满贯”选手,34岁的马龙始终怀揣激情,日复一日刻苦训练。本届亚运会,中国乒乓球队获得男子乒乓球冠军。虽然个人参赛任务全部结束,但马龙仍在帮助队友训练和备战,为中国乒乓球队的集体荣誉做出贡献。

    自2010年以来的第四届亚运会,中国游泳运动员王顺连续4次登上男子200米个人混合泳项目的领奖台。杭州亚运会上,他以该项目新的亚洲纪录卫冕,并与队友一起夺得4枚接力奖牌。

    东京奥运会夺得金牌后,王顺的竞技状态一度陷入低谷。今年游泳世锦赛后,王顺与教练组密切沟通,提高训练效率。经过努力,他终于在亚运会上实现了自己的梦想。

    杭州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_杭州亚运会举重场馆_北京亚运会女子举重冠军

    走下讲台,一切从头开始。奥运冠军追逐梦想的故事,不仅是胜利,更是挫折后的重新开始。他们为年轻运动员树立了榜样。

    改变角色并做出贡献

    在宁波象山亚洲帆船中心,2012年伦敦奥运会帆船冠军徐丽嘉每天都在忙碌。来到杭州亚运会,她有两个身份:一是亚洲帆联技术委员会代表,二是为国际帆联做每日英文视频报道。 2016年里约奥运会后,徐丽佳结束了运动员生涯,继续从事自己热爱的帆船项目。

    本届亚运会,中国帆船帆板队共获得6枚金牌、2枚银牌。近两周来,徐立嘉拍摄制作了多篇精彩视频报道,并推出《徐立嘉亚运日记》,全面展示亚运帆船比赛。 “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能够把帆船运动介绍给更多的人。”徐丽嘉说道。

    2004年雅典奥运会女子跆拳道冠军罗薇,参加过三届亚运会,获得2枚金牌、1枚铜牌。此次,罗伟担任杭州亚运会跆拳道项目的裁判员,对比赛有了新的认识:“看到这么多人在各个位置上孜孜不倦地保证比赛,我意识到作为一名运动员,我真是太幸运了!”

    奥运会举重冠军石智勇因伤缺席杭州亚运会,但他很自豪能够作为火炬手参加开幕式。 “当我传递亚运火炬时,我非常兴奋。我每天都和队友们一起训练,希望能够激励他们。”石智勇表示,自己已经准备好参加年底的奥运会预选赛,为下一届奥运会做准备。

    在黄龙体育中心体育馆,程菲见证了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杭州亚运会体操女子团体冠军的时刻。 “我一直在关注每个人的动作细节,我比自己比赛还紧张。”队员们的精彩表现让程菲想起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当时她和队友们齐心协力夺得女子体操冠军。退役后,程菲在武汉体育学院任教,努力培养更多的体操人才。

    换上新的角色,活跃在不同的“赛场”,这些奥运冠军依然在为体育事业发光发热。

    (本报记者孙龙飞、郑毅、李硕、刘硕阳、陶翔安、范佳媛、朱晓曦、人民网记者杨蕾综合报道)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934.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