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主页 > 体育问答
  • 1982年男篮世锦赛中国男篮全纪录:首次对阵美国队及历史战绩回顾

    1982年,第九届男篮世界锦标赛在哥伦比亚举行。这是中国男篮第二次世锦赛之旅,也是第一次与美国队交手。小组赛第一场比赛,他们就被美国队惨败。当时的比分是中国73比96美国。在72-56惨败于乌拉圭男篮后,中国男篮连输6场(共7场),排名倒数第12位。本次世锦赛,中国男篮并没有太多亮点。全部比赛只取得一场胜利。从球员个人表现来看,并没有什么惊艳的表现。主要球员:匡鲁斌、黄云龙、李秋平、孙凤武、王立斌。

    后卫世锦赛篮球冠军是谁_世锦赛篮球后卫冠军是谁_世界篮球后卫排名

    (上图为1982年哥伦比亚世锦赛中国男篮完整战绩)

    1986年西班牙世锦赛,中国男篮共打了10场比赛,取得了4胜6负的战绩,最终获得第九名。中国男篮在本届世锦赛上创造了多项纪录:10场比赛是历届世锦赛中国男篮出场次数最多的; 4胜是历届世锦赛中国男篮获胜场次最多的;第九名也是中国队首次在男篮世锦赛上打进十强。主要球员:李亚光、宫鲁鸣、黄云龙、王非、宋涛、孙凤武、王立斌、张永军、张斌。

    (上图为1986年西班牙世锦赛中国男篮完整战绩)

    尽管中国男篮再次输给了美国男篮,还以87-98输给了意大利队,但在主教练钱澄海的指挥下,他们痛定思痛,随后勇敢击败了波多黎各、科特迪瓦三强。分别是科特迪瓦和古巴。值得注意的是,98-84战胜波多黎各,也是中国男篮首次在世界大赛上击败对手。中国男篮与联邦德国、美国、意大利、波多黎各等球队分在一组,而与波多黎各的比赛关系到中国男篮能否进入12强。事后,宋涛回忆道:“波多黎各当时实力很强,前一天只以一分之差输给了美国队,美国队是最后的冠军,波多黎各输球只是因为最后一个空篮没能得分。”

    在那场关键的比赛中,宋涛打出了他在国家队最精彩的一场比赛。宋涛7次扣篮,拿下28分,抢下9个篮板,并有3次盖帽。他的技艺震惊了全场。这场比赛让坐在看台上的NBA球探们发现了这位潜力无限的球星。宋涛也成为首位入选NBA的中国球员。

    中国男篮与希腊队争夺第九名时,一度以112-111的一分优势击败对手。这是中国队在世界大赛中与对手三场交锋中取得的唯一一场胜利。比赛最后时刻,中国男篮拿到篮板。宫鲁鸣将球传给了王立彬。王立彬到对方篮下得分。中国男篮在最后时刻击败了对手。自那场比赛之后,中国男篮就再也没有战胜过希腊队。在随后进行的世锦赛最佳阵容评选中,后卫李亚光入选世锦赛最佳阵容,小前锋张永军三分球和得分排名第三。

    千里迢迢去比赛,必须表现出色

    为了备战本届世锦赛和当年的亚运会,中国男篮于1985年赴美国进行了一段时间的学习观摩。通过学习,中国队接触到了更多世界最先进的技术。篮球技术和战术,开阔了他们的视野。不过,与强队的交流也加深了中国队发展自己特色的决心。

    世界篮球后卫排名_世锦赛篮球后卫冠军是谁_后卫世锦赛篮球冠军是谁

    “我们去美国集训之后,应该说我们也在努力了解世界,看到强队,看到很多球队的强项。最重要的是,在和他们的对抗中, “我们不能盲目模仿对手,因为模仿他们不适合我们的身体条件,我们只能利用他们的优势。”孙凤舞说道。

    1985年亚锦赛,中国队打了5场比赛,输给了韩国队和菲律宾队,丢掉了亚锦赛冠军。次年的亚运会上,中国队誓夺冠军,所以比赛的焦点自然就落在了稍后举行的亚运会上。世锦赛对于男篮来说只是一次重要的集训。出征前,中国男篮在向国家体委汇报时提出了世锦赛的训练计划。时任体委主任袁伟民在听取了男篮的汇报后表示非常赞同男篮的想法,但他的同事也表示,既然派出了球队,千里迢迢赶赴西班牙比赛,所以他们必须努力赢得每一场比赛。即使是训练部队,也必须发挥出高水平。

    “我们向总局领导汇报,提出了备战世锦赛、备战亚运会的训练,当时我们回应训练的问题:怎么训练,随便打还是力争赢。后来我们提出“我们应该尽早全力训练,这样球队才能取得更好的成绩,否则就无法赢得世锦赛,也可能无法在亚运会上取得好成绩。”凤舞说道。事实也证明,中国男篮不仅在比赛中得到了实战训练,更重要的是,优异的成绩和难得的胜利让全队更加自信。

    在一个崇尚精神的时代,团队成员淡泊名利。

    “那时候的培训,在工资和物质上并不像现在那么丰厚,那时候我们更注重精神上的东西,祖国的荣誉和个人的荣誉更重要。我们的培训费才100块钱。”那时候真的是淡泊物质,注重精神,每天过着温馨幸福的生活,每天训练5个小时,自己做额外的训练。”孙凤舞回忆起当时的情景时说道。当时。

    同样的荣誉感和使命感,也促成了中国男篮的团结向上。在那个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人都有机会上场的时代,中国男篮能够将12个人的力量扭在一起。充分利用它。

    孙凤武说:“从1982年开始,男篮就开始为1984年奥运会培养年轻球员,当时我才20岁就被调入队。当时的教练钱澄海, 1986年,我们需要更多的球员来训练,因为全场进攻和防守很累,所以当时有多名球员轮换。首发,但大家都得上场,保持高强度的比赛,从结果来看,效果很好。”

    提前预订的回程机票因排位赛而更改。

    尽管中国男篮带着训练心态前往西班牙,没有任何压力,但钱澄海在赛前也制定了非常明确的作战计划。

    那届世锦赛,中国队与世界强队美国、意大利、二流的德意志联邦共和国、波多黎各以及弱旅科特迪瓦分在一组。该组也被称为“死亡之组”。赛前,钱澄海就制定了小组赛作战计划,击败科特迪瓦,对阵联邦德国和波多黎各,学习美国和意大利。

    后卫世锦赛篮球冠军是谁_世界篮球后卫排名_世锦赛篮球后卫冠军是谁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中国团队也是按照这个计划一步一步进行的。直到与西德队的比赛结束,全队也实现了杀入半决赛的目标。 “当时有一个笑话,中国男篮训练世锦赛,回来打亚运会也打得很好。我们去的时候,提前买好了回来的机票。但是后来我们打得越来越好,晋级了,然后机票就换了。”孙凤武回忆道。

    复赛中,越打越顺的中国队竟然击败了实力比自己更强的古巴队。孙凤武表示,他在场上运球时,看了一眼记分牌,发现中国队已经领先对手30分以上。这样一来,他有一瞬间,我以为自己可能看错了。 “古巴球员很强,但他们追不上我们。我们充分发挥了亚洲球队的特点。”孙凤舞说道。

    失分但获胜——战略胜利

    1986年7月10日,第十​​届世界男篮锦标赛四个分区预赛的最后一场比赛正在紧张进行。在马拉加赛区,中国男篮与平均身高2.08米的联邦德国队展开激烈竞争。面对欧洲劲旅豪达,中国队发挥稳定、从容。上半场落后5分后,下半场比赛还剩40秒时,比分最终以80-80平。

    就在这关键时刻,坐在场边指挥席上的张长禄、钱成海、陆长信三人向场上发出命令:“宁可输几分,也不打平。”随着一声令下,孙凤舞和王非几乎同时拼命冲向对方持球球员,被裁判判犯规,让对方获得罚球机会。

    最终,联邦德国两罚一中,最终以81-80击败中国队。这时,双方球员高兴地跳了起来,欢呼着自己的“胜利”,让看台上的球迷迷惑不已。这是怎么回事?

    原来,按照1986年世锦赛的赛制,中国队在与波多黎各队的交锋中以14分的优势获胜,而波多黎各队则以12分的优势击败了联邦德国队。在中国队与联邦德国队的比赛中,中国队只要不输13分,三支球队都将形成“链条”,战绩为2胜3负。这样,中国队就能以小优势取得小组第三,稳稳进入12强赛决赛。联邦德国和波多黎各被挤出12强决赛。

    可以看到,当比赛打到80-80时,孙凤舞和王非同时进攻,这是场外的“战术犯规”命令。如果最终是平局的话。如果决胜期延长,很难保证不输13分。 (当时中国队已经面临两名主力犯规,其余主力仅一次犯规就几乎处于被罚下场的危险境地,而且所有球员都严重疲惫)这样的话,打加时赛,他们很可能会输给联邦德国15分甚至20分。)

    丢了几分但赢得比赛是战略性的胜利。联邦德国之所以也为自己的“胜利”欢呼雀跃,恐怕也是因为信息不畅。当中国记者采访科特迪瓦主帅时,大叔还一脸不解:“波多黎各队不是晋级了吗?哦,对不起,我数学不好。”

    如果你喜欢zhao25love23的文章,就可以。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731.html

    加载中~

    相关推荐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