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0日晚,在浙江诸暨赛场,翟晓川对着裁判和记分台的怒吼被空荡荡的赛场直播的录音设备清晰地记录下来,至今仍在社交网络上流传。它像病毒一样传播并发酵。
比赛最后时刻的一个点球最终成为了一场“闹剧”的导火索。
在这起对CBA联赛整体形象造成巨大负面影响的事件中,谁做错了呢? CBA是否应该用重罚来再次规范裁判、教练、球员之间日益矛盾的关系?
兴奋的北京队队长翟晓川被队友拥抱。
让玩家自己决定比赛?这次不适合
如果抛开北京首钢最后一次对阵深圳男篮的攻防,这本来就是一场足够精彩的比赛。然而,比赛最后九秒和接下来十分钟的暴力场面彻底毁了一切。
回到比赛最后9秒,北京首钢与深圳男篮打成92平。 最后一攻,球在深圳外援布克手中。当时,布克正持球试图进攻。时间即将耗尽时,他面对两名北京首钢后卫,在三分线处强行跳投命中。为了阻止布克得分,北京首钢的刘晓宇奋力拼搏,但布克却踩在刘晓宇的脚后跟上,痛苦地倒在地上,按住了他的左脚踝。
就在双方球员都以为要进入加时赛的时候,主裁判王梅决定回放比赛的最终视频。经过审查,他认定刘晓宇在比赛中犯规,而且是身体犯规。比赛时间恢复到1.7秒。
正是这个判罚,让北京首钢极为不满。刘晓宇和方硕微笑着“鼓掌”,而主教练谢立彬和队长翟晓川则愤怒地冲到记录台前,想要“讨个说法”……
北京队赛后发布了一张全黑图片。
赛后,北京首钢官方微博发布了一张纯黑的图片,似乎有什么寓意,但主裁王梅真的做错了吗?
至少,从赛后部分篮球圈人士在社交网络上发布的CBA联赛《紧急情况处理指南》来看,裁判的做法并没有太大问题。
根据《意见》中的明确表述:首先,“即使没有初步判断,经技术代表与裁判员协商后,决定是否使用即时重播系统”;
其次,“在比赛过程中,裁判可以随时审查‘紧急情况’,尽量避免漏掉任何有重大影响的犯规”;
最后,“观看回访后,必须对技术犯规、身体犯规和取消资格犯规进行追加处罚。”
通过比赛的慢镜头回放,刘晓宇当时的防守动作确实构成了“一步”,也造成了布克落地时的受伤——换句话说,裁判追判判罚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刘晓宇犯规重放。
至于“刘晓宇是否故意”,这其实并不在裁判的判罚标准之中。从本赛季裁判给出的多次身体犯规可以看出,是否身体违规最终还是要看结果。
不过,仍有不少球迷支持北京首钢,并在社交网络上“纵横”裁判。 “比赛结束后才判犯规,比赛不应该由球员自己决定吗?”
在这场“闹剧”中,答案显然是“不应该”。刘晓宇的防守属于身体犯规,可能会对对方球员造成伤害,对比赛结果“产生重大影响”。如果比赛结束时出现这样的犯规,“球员自己决定比赛”,那么比赛规则还有什么权威呢?
谢立彬教练要求队员退场。
率先退出?谢立彬的决定很不理智
对于这样一个相当于“杀死比赛”的判罚,北京首钢的球员和教练组有情绪和想法也是可以理解的。
作为队长,翟晓川的怒吼也是他压抑已久的情绪的释放,“你天天欺负我们,所有媒体都在谈论我们?”同样对翟晓川不满的谢立彬教练愤怒地冲到记录台前指责“为什么”……
北京首钢一直是CBA联赛中最有激情的球队之一,但这种激情在主教练谢立彬率先离场的那一刻就彻底改变了。
“走吧,我们别吵了。”这是主教练谢立彬冲到记分台询问裁判和场上官员无果后的决定。显然,这是一种极其不理智的行为。
首钢主教练谢立彬率队离场。
当时,当值主裁王梅已经做出了判定,比赛被推迟到了最后1.7秒,这意味着谢立彬教练知道比赛还没有结束。但即便如此,他仍然带领球员提前离开球场,这是一种罢工行为。
如果,在北京首钢教练和球员眼中,裁判的判罚是一种“不公平、不公正”的行为;那么,那么罢工并不违反公平正义,甚至违反合同。精神亵渎?
那些支持北京首钢“任性回归”的球迷则认为,“正是因为裁判多次做出如此令人不满意的判罚,才导致北京首钢以如此极端的方式抗议。”
但简单来说,这个说法就是以暴制暴。
早在11月初,当王骁辉在“京粤大战”中伸出右腿绊倒威姆斯时,两队就在社交网络上交换了言论。广东男篮首先发文称,“篮球比赛不应该有这种动作”。随后,翟晓川发文称:“你是官方微博,怎么不说点正面的呢?”
在此之前,方硕的回答就更意味深长了,“上赛季半决赛扒裆的时候我们俱乐部有说什么吗?”
翟晓川在微博上回击广东男篮:“你能不能在官方微博上说点积极的话!”
当时《中国新闻网》在评论中质疑,球员和球迷之间一直存在一个错误逻辑:“以暴制暴没有问题”。
回到北京首钢与深圳男篮的比赛,这种“以暴制暴”的解决方案险些酿成大错。如果深圳男篮的沉梓捷没有抓住翟晓川,如果主教练谢立彬最后没有“迷途知返”,那么罢工的后果将不堪设想。
赛后新闻发布会上,有记者询问谢立彬教练为何离开赛场,又为何回来。谢立彬没有多解释,只留下一句话:“我也不知道。”
但作为主教练,解立彬真的不知道吗? CBA联赛早就明确表示:“经纪检部门调查后,确认球队罢赛的,罢赛俱乐部将受到取消球队比赛资格、停赛一年的处罚。”
深圳选手沉梓捷扳回了翟晓川。
教练VS裁判,CBA该怎么办?
一场闹剧过后,外界拭目以待CBA联赛将采取怎样的处罚措施来整顿日益不堪的比赛环境。
确实,CBA裁判的判罚已经不止一次登上社交网络热搜榜。当天,辽宁男篮主帅杨鸣与裁判的对抗事件也被多家媒体拿来举例。
在辽宁男篮与青岛男篮的比赛中,直播中录下了裁判和主教练杨鸣的对话——裁判警告杨鸣,“你不能站起来,站起来是一种行为”。技术进攻。”
杨明瞪大了眼睛,满是疑惑,“我是主教练,我就站不起来了”?随后,裁判继续警告“这不关你的事”,而杨鸣则继续问道“我是主教练,这不关我的事”?
北京外援汉密尔顿拦住了翟晓川。
这种裁判和教练之间的博弈已经不再是个别现象。类似的对抗几乎在每场比赛中都会发生。那么,问题出在哪里呢?
确实,过去几个赛季,姚明成为中国篮球“掌门人”后,就逐步改善了职业联赛的裁判问题,甚至提出了培养专职裁判的“海池计划”。于是乎,CBA有了裁判员的内部考核和升降级,然后就出现了专职裁判员,而且他们的工资也有所提高。然而,变革的效果并不令人满意。
CBA裁判水平的提高不可能一蹴而就,需要一个长期的培养过程。然而,如何让这一过程更加顺利,更快地实现CBA联赛的预期目标,需要CBA公司营造更加理想的比赛和裁判环境。 。
事实上,过去几个赛季,CBA联赛一直被外界称赞的“比赛最后两分钟裁判报告”,是指每场正式比赛的最后两分钟(包括加时赛)和每当胜负分差在5分以内时。所有比赛都需要裁判报告。
然而,这一原本被视为“CBA进步”的举措,在本赛季却突然消失。更准确地说,从上赛季北京与广东半决赛第一场比赛开始,就没有裁判报告的踪迹。
翟晓川冲到记录台前要求解释。
优秀的机制无法持续,不理想的比赛氛围愈演愈烈。这样的CBA联赛如何为裁判提供更加理想的成长环境?教练、球员甚至球迷如何尊重裁判的决定?
曾几何时,CBA联赛制定了“零容忍”规则,希望保护裁判执法环境,但这一政策最终成为球迷和媒体的“笑话”。阿的江教练当时的一句话至今仍值得CBA联赛管理者和各队教练深思:
“毕竟教练指挥比赛,运动员专注比赛,裁判各司其职、履行职责……一些教练员和运动员需要进一步规范自己。”
每个人都应该各司其职,比赛之间互相尊重……从本赛季的闹剧来看,CBA在这方面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03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