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体育指导员是构建更高水平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的重要力量。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作为核心,发挥主导作用。
为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促进群众体育和竞技体育全面发展,加快体育强国建设”精神,不断加强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建设为培养高素质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上海市体育局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分三期举办2022年全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培训班。
11月26日,首期培训班在市体育场设施管理中心举办。包括多位世界冠军和专业教练在内的109名学员参加了培训。本次培训班不仅是优秀体育人才深入交流、提升能力的难得机会,也是推动全民健身工作高质量发展积蓄能量的过程。
专业体育人才占比60%,年轻化、专业化优势凸显
近年来,上海市体育局积极营造“全民健身无处不在、人人天天想锻炼、人人都懂得锻炼”的全民健身环境,推动社会体育指导员改革,打破人才壁垒引导更多高水平体育人才参与全民健身志愿者服务,逐步打造一支年轻化、专业化、多元化的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
本次培训报名通知一经发出,就吸引了一批体育行业的专业人士参加。超过60%的参与者为退役运动员、项目教练、在职体育教师等体育人才。他们本身具有较高的体育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通过本次培训,他们将完成从自身能力到能力输出、从工作岗位到公益服务的转变,成为打完科学健身最后100米的核心力量,让更多市民感受到科学健身的乐趣。锻炼身体,促进全民健身普及。
“在从运动员向教师转变的过程中,我很荣幸能够参加这次训练。”作为本次培训班的学员,体操世界冠军、上海体育学院体操教师严明勇表示:“我希望通过培训成为一名社会体育教练,终于学会了适合大众健身的体操动作。”将向群众推广,帮助更多市民科学锻炼。”
上海对外经济贸易大学体育系副主任张波博士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说:“我将通过培训进一步学习提高,学以致用,践行‘奉献、服务、健康、快乐’的宗旨,做好工作。”成为科学健身指导服务商,更好地推广中国射箭项目。”
全运会田径中长跑冠军教练、上海杨军青少年体育俱乐部负责人杨军认为,“随着我国从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需要更多的体育人才前来群众提供健身指导。我特别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服务大众需要更多的耐心、细心和责任感。我希望经过系统的学习,能够在社区、学校开展志愿服务,帮助更多的人践行科学健身。”
理论培训与服务实践相结合促进教练员队伍素质和增量的提升
本次培训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理论学习,学生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完成理论学习任务。第二阶段为线下实践培训。完成理论学习的导师将完成线下实践培训。第三阶段是实践服务。通过考核的学生结合自身特长,走进社区、楼宇、校园等场景,将所学知识融入到群众体育工作实践中,助力开展体育活动,为群众提供科学的健身指导服务。通过培训并完成十项志愿服务的学员,经上海市社区体育协会审核后,报中国社会体育指导员协会审核。审查完毕后,颁发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证书。
为办好本次培训,上海市体育局根据当前全市全民健身工作重点和学员特点,整合上海市社会科学院、上海体育学院、上海物质科学研究所、华东师范大学等来源,并聘请了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丰富实践经验的专家教授为学生授课。课程包括政策解读、体医融合、赛事组织、沟通技巧、紧急急救等教练员应了解和理解的内容。
上海市体育局自2020年开始社会体育指导员改革以来,经过两年的探索,改革已初步取得成效,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素质有所提升。随着社会体育指导员小程序平台的建立,活跃的社会体育指导员人数从15547人增加到2021年底的28695人,整体平均年龄下降到42岁。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健身指导专业水平逐步提高,社会体育指导员科学健身指导专业水平逐步提高。社会效应显着增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fxk666.com/html/tiyuwenda/11205.html